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 寶光建德天倫道場忠德傳承筆記: 追求真理 _ 轉載自天臺聖宮 張進鳳

2011-11-21

追求真理 _ 轉載自天臺聖宮 張進鳳


 
耶穌呼喊出響亮的聲音,
“天父啊,在你手裏我承諾我的靈魂。”
當他說了這句話,
他呼出他的最後一口氣。
100/11/27天倫道場安座要渡人求道  追求真理
一、前言:
  清朝順治皇帝的出家偈說:「來時糊塗去時迷,空在人間走一回;未曾生我誰是我,生我之後我是誰。長大成人方知我,合眼朦朧又是誰;不如不來亦不去,亦無煩惱亦無悲。」我們累世不知經過多少次的生死輪迴,迷昧了至真的本性,認假為真,往外追求,而忘了我是誰。因此順治皇帝徹悟之後,幡然決定出家以追求真理,尋回自性本來,以了結生死出離輪迴。
  學者紀伯倫說:「生命並非他的表象,而是他的內涵;實在的東西並不在於它們的皮殼,而在於它們的內核;世人之根本並不在於他們的面孔,而在於他們的內心。」所以我們今生要活得有意義、有價值,一定要認明真假,追求真理;否則來時糊塗去時迷,「無可選擇的出生,無可奈何的活著,又無法抗拒的交出生命。」人生一世,草木一春,如此虛度寶貴的生命,終究與草木同腐,是多麼的不值得啊!
 二、何謂真理:
  「真理」就是不變的道理,不因時間或空間的轉變而有所變化才叫真理。相反的,事事物物雖都具有表象,看得見、接觸得到、聽得到,但是經過時空的轉移之後,終究毀滅消失,就不能稱為真理;雖然說萬物皆備於我,生活當中都需要,但是有智慧的人,會體察真理,不會受短暫的表象所迷惑,故能以內心轉化物境,而不被外在環境所遷移;這正是聖人與凡夫差別之處。
  在現實生活中,聖人與凡夫共處一個世界,同樣需要飲食以維生,需要衣被以禦寒;同樣是具備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也同樣有喜、怒、哀、樂、愛、惡、欲等七情,生存在相同的空間;唯一不同的就是「存心」。因為存心不同,自然成就不同,聖人追求真理,鴻慈大愿救渡眾生;而凡夫迷於假象,錯認六賊(眼耳鼻舌身意)為父,受害不能自知,螳螂捕蟬焉知黃雀在後?「金風未動蟬先覺,暗送無常死不知!」跟著感覺走,追逐名利尋歡作樂,不能分辨真假,結果是「三寸氣在千般用,一旦無常萬事休。」聖凡雖然有別,但追根究底,原來的那顆心,也就是「本性」,仍然是一樣的。《華嚴經》說:「心、佛與眾生,是三無差別。」若眾生能認明真理、依理實修,則「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前念迷即凡夫,後念覺即是佛。
  南海古佛說:「你若能轉念,何須吾大慈大悲;你若不回頭,誰替你救苦救難?」轉念就是要眾生能轉識成智,追求真理,看破假象勿再執著;有前賢說:「念頭轉個彎,人生大不同。」因此師尊說:「不明理焉修道?」明辨真理,才能篤實修道,才能利益眾生;才不會只為個人利益而傷害他人。古今多少的戰爭人禍,莫不是由於不明真理所致,不懂得將心比心,不知萬物同出而異名,都是造化的分身,其實是「生命共同體」的道理。無怪乎古德說:「千百年來碗裡羹,怨深似海恨難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 
  有句話說:「活人背著死人走,死人反將活人埋。」指的是眾生迷昧靈性,被色身六塵所牽纏,無法解脫而靈性反成為慾望的奴隸;魂不能守舍,成為「行尸走肉」。智暉禪師在辭世偈說:「我有一間舍,父母為修蓋;住來八十年,近來覺損壞;早擬移別處,事涉有憎愛;待他摧毀時,彼此無妨礙。」我們若能夠放下對身體的執著,自然能夠慧日朗然,何其自性本自清淨,如如不動的本性是我們「真實不虛」的真理所在。
  我們有些佛堂的佛匾題著:「正法眼藏實相無相,三世諸佛般若根源。」同修們都已經求過道,都應該要知道哪裡是「般若根源」?般若是梵文「妙智慧」的意思,代理明師一指開妙玄,點開我們的生死關,也就是這裡所說的「智慧根源」。求道那天,當我們聽到上執禮說:「平心靜氣看佛燈,跪聽禮囑。」之時,就是《六祖壇經》所稱:「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如如不動的當下,是真如自性的本體,也就是《道德經》說的:「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更是《論語》所說:「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三教一理,追求真理並無差別,也就是佛教所說的「不二法門」,道教所說的:「反璞歸真,明心見性。」
 三、悟道與知行合一:
   《道德經》云:「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可見「真理」是無形無象的東西。既然如此,我們應當如何追求真理(悟道)呢?
   1、修學止觀:分成內觀與外觀,《清靜經》云:「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
   (1)以外觀講 — 形無其形:綜觀宇宙萬物,或日月星辰,或山河大地,無常一到,山崩地裂,滄海桑田;或飛禽走獸、或魚蝦水族,或人或畜,大限來時各自飛,夫妻恩愛終須別,父子義重也分離。成、住、壞、空,無一恆常,究竟皆空。了悟無常之理,則當擁有之時,不生貪求與執著;反之,失去之時,亦不會患得患失而生瞋恨心,無明癡妄自然當下消釋。
   (2)以內觀講 — 心無其心:觀心無常,心猿意馬,無時或停,念起念息,無非意識。《達摩破相論》云:「我本求心心自持,求心不得待心知;佛性不從心外得,心生便是罪生時。」因此,要轉識成智,就要「牢栓意馬念無生」,多言數窮,不如守中,止卻妄念雜想,每一起心動念即了了分明,正念即行,妄念即止,久之自然能夠「二六時中,不離自性。」
  2、慈悲喜捨:世間法本是相對,事物都是一體兩面,取捨之間,在乎方寸,修止觀法,就能知所取捨,古人說:「世間無愛物,煩惱不相隨。」智者能佈施身外之物以利益群生,捨卻有形的財富欲樂,取得內心無形之法樂。凡夫為己貪生怕死,而殺生以害仁;聖人心量廣大,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寧捨身以成仁。因此凡夫的生命短暫,而聖人的生命永恆,故死而不亡者謂壽。「慈」是與樂,「悲」是拔苦,聖人知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道理,明白萬物都是源於造化,都是生命的共同體,因此慈悲萬物,喜捨眾生;故君子于一虫一蟻不忍傷殘,一縷一絲勿容貪冒,能為天地立心,能為生民立命。
  3、知行合一:仙佛云:「心內求法是正法,心外求道是外道。」其實真理就在我們身邊,道不遠人而人自遠之;「有道沒道,看他吃飯穿衣睡覺就知道。」真理遍滿虛空,離不開我們生活當中,只是我們沒能照顧好這顆心而已,因此有道君子皆「慎獨」,慎心物於隱微,遏意惡於動機。時時迴光返照,依理而行,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宋朝王守仁先生提倡「知行合一」,他認為;「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知周乎天地,不如行始於足下。」如果只是光說不練、陽奉陰違,則不是「追求真理」的作為;一貫弟子乃是「性、心、身」一貫,心而唯、口而誦、身而行,真修實煉抱道奉行的人。
   《菜根譚》云:「讀書不見聖賢,如鉛槧傭。居官不愛子民,如衣冠盜。講學不尚躬行,如口頭禪。立業不思種德。如眼前花。」
 四、結語:
  古人云:「來得早不如來得巧」,同修們都是祖上有德、累世有修,並且與佛有緣,才能幸逢大道應運真理普傳之時,當感念天恩師德,與祖師的鴻慈大愿,更要學習祖師的四無量心「慈、悲、喜、捨」,內而正己,外而化人,要惜緣還要結緣,要惜福更要造福,作為彌勒的化身,懷慈悲心行菩薩道,改過遷善,追求真理,依道而行,才能與祖師同註天盤。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罐頭留言:
推文~ 這篇真是優^^
寫得真讚!!
感謝您分享這篇文章!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