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8-31

人生際遇


人生際遇如何?總要面對,苦盡甘來,是可等待的~
遇到困難,接受了~經歷了~就是勇者,勇者不懼。
心有不甘,放下了~明白了~就是智者,智者不惑。
凡事,心疼他人~勝於自己~就是仁者,仁者不憂。

2012-08-22

「深情」連載/人生五不 2011/03/28


【聯合新聞網/文、圖節錄自時報出版《深情─教出懂愛、用心、有情的陽光孩子》】
年過半百,不經意的撞見幾齣人生荒謬劇,憑添恐慌。原來人生比想像的還要來去匆匆,早年一起坐在繁星點點夜空下,談佛論禪,激辯老莊,溺在康德、海德格爾與尼采之間的友人,慢慢有人離開,塵歸塵、土歸土了。
告別式來得突然,老友們不禁唏噓,往年都是在婚宴上巧遇的,而今改成公祭,多出幾分酸楚。
讀書的意義從他身上看出弔詭,他因為學業成績優異,搶得一項忙碌的工作;因為忙碌,而日以繼夜,最後榨乾自己。他是賣力之人,得了不少錢,卻從未好好享用,臨走前的一個月,一直長吁短嘆,直稱不值。
我因他,而添得了許多感觸,有了覺醒。

我不等朋友什麼都等。
等退休。
等一千萬存款。
等孩子長大。
等房貸繳清。
最後等到了告別式。
他有感而發告訴我們這群探病友人,人都會走,可是他走得有些遺憾,有點不甘,非常後悔,除了工作之外,他什麼事也沒做過。
離開醫院,所有人眼眶泛紅,並且許願,絕對不等,一定好好活著,享受生活,但盼這些允諾全是真話。

我不管友人什麼都管,他管成績,管分數,管第幾名,管英文,也管數學,當是累人的。他常說,沒有他怎麼辦?事實上,這個世界沒有誰都照舊,地球照轉,別人照活,太陽月亮依舊浮浮沈沈。
不管孩子就好多了,我只要管好自己就行。我管健康,我管快樂,我管自己的遊山玩水。
人是從依賴到獨立,我們卻常把孩子從獨立教成依賴。當孩子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們忙得不可開交,經常不在,讓孩子留在安親班;當我們需要孩子的時候,換成他們很忙,沒空,不在,我們順理成章住進養老院。

我不看兩眼看,不如單眼瞧,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好些,什麼事都太精明,反而自找苦吃。
孩子只是孩子,不可能什麼都會,可是大人總希望他們快快長大,什麼都懂。這是衝突,沒有解藥,唯有少看為妙,孩子有自己的成長軌跡,而非揠苗助長。
不會到會是必然歷程,學習中挫折很多,但從中吸取經驗,於是會了。可是一般人卻奢望孩子要武功高強,什麼都會,後來發現,除了讀書考試,這些人什麼都不會。不看,並非什麼都不看,而是看該看的;不該看的、看不見的,就不必一直想看了。

我不做我不做對孩子無意義的事,但做有意義的事;做不來的不做,做起來很辛苦的也不做,做了之後會後悔的當然不做。
我打羽毛球深知其味,救不到的球不救,救到了會扭傷腳的不救……人老了,必須服老,不服老就慘了;而今我更明白,什麼是適可而止,量力而為,來日方長了。
我不給給不起的,不給;不必給的,也不給。需要的,我給;想要的,不給。柴米油鹽,給;房子、車子、名牌、好的手機……,不給。給的愈少,孩子愈賢;給的太多,就不賢;什麼都給的家庭,孩子鐵定什麼都不會,只會茶來張口,錢來伸手,徒增其苦。

林則徐有名言一句,我深有同感:
子孫若有我者,留錢做什麼,賢而多財,則損其志;
子孫不若我者,留錢做什麼,愚而多財,益增其過。


人生有兩齣悲劇:一是萬念俱灰;二是躊躇滿志。 ─蕭伯納
全文網址: 「深情」連載/人生五不 - 親子.教養 - 漫遊書海 - udn閱讀藝文 http://mag.udn.com/mag/reading/storypage.jsp?f_ART_ID=309440#ixzz249zVXVA6
Power By udn.com

天倫道場2012青少年道學研究班_請踴躍報名


請和平區國、高中生踴躍報名喔!!!共同找尋對道的信念~培養相知相惜的道情~你(妳)既以求道、也參與與道場活動,可別錯失讓自己更了解『道』是什麼?心靈成長的契機喔!!!
根據許多醫學的研究,現代人最需要的是心靈層面的提升,如:如何轉念?如何抗壓?如何與人相處?如何學會尊重?如何找到真正的自我?但這些學校卻教得很少。
別說課業忙碌,沒有時間~應付學校考試,不該是你生命的全部。何況?真的沒時間嗎?你(妳)比誰都清楚,不是嗎?
讓和平區青少年一起來~青年班幹部請協助邀約喔!!!
報名表下載處:
http://www.facebook.com/groups/179824275470079/258973897555116/#!/groups/179824275470079/
 填妥報名表請e_mail給青年班負責,信箱:sunking5772@yahoo.com.tw

和平區首次辦義診活動_要踴躍支持


關懷您的健康義診活動
~您想釋放 壓力嗎?~您想解脫痛苦嗎?~您想開智慧門嗎?~請把握這個機會,錯過就可惜了~歡迎您來喔!! 和平區首次辦義診活動,請和平區青年班全力支持這個活動,參與服務工作。 活動日期:民國101年9月16日(星期日)
活動時間:09:00~12:00(中午請用平安齋)
活動地點:伸豐企業社(及大肚趙氏佛堂涓伊家喔!!!)
 

2012-08-20

死訊 孤獨 亮光… 人死前1秒14種感受


作者: 鉅亨網編輯查淑妝 台北綜合報導 | 鉅亨網 – 2012年8月19日 下午3:25



人在「死」前 1 秒會有什麼感覺?香港大公網報導,據曾經有過瀕臨死亡的人表示,截至目前所知,人在死前 1 秒大約有 14 種感受。
1、聽到自己的死訊
他們親耳聽到醫生或是在場的其他人明確宣告自己的死亡。他會感覺到生理的衰竭到達極限。
2、從未體驗過的舒服
「瀕死體驗」的初期有一種平和安詳、令人愉悅的感受。首先會感到疼痛,但是這種疼痛感一閃而過,隨後會發覺自己懸浮在一個黑暗的維度中。一種從未體驗過的最舒服的感覺將他包圍。
3、聽到奇怪的聲音
在「瀕死」或者「死亡」的時候,有奇怪的聲音飄然而至。一位年輕女子說,她聽到一種類似樂曲的調子,那是一種美妙的曲調。
4、被拉入黑暗的空間
有人反映他們感到被突然拉入一個黑暗的空間。你會開始有所知覺,那就像一個沒有空氣的圓柱體,感覺上是一個過渡地帶,一邊是現世,一邊是異域。
5、自己看著自己的軀殼
發現自己站在了體外的某一處觀察自己的軀殼。一個落水的男人回憶說,他自己脫離了身體,獨自處在一個空間中,仿佛自己是一片羽毛。
6、你的話別人聽不到
他們竭力想告訴他人自身所處的困境,但沒有人聽到他們的話。有一名女子說,我試著跟他們說話,但是沒人能聽到。
7、不停出入自己肉體
脫體狀態下,對時間的感受消失了。有人回憶說,那段時間裏,他曾不停地出入自己的肉體。
8、感官從未如此靈敏
視覺、聽覺比之前更加靈敏。一個男子說,他從未看得如此清楚過,視力水平得到了不可思議的增強。
9、孤獨無助無法交流
在這之後,會出現強烈的孤立感和孤獨感。一位男子說,他無論怎樣努力都無法和別人交流,所以,「我感到非常孤單」。
10、周圍有他「人」陪伴
這時,周圍出現了別的「人」。這個「人」,要?是來協助他們安然過渡到亡者之國,要?是來告訴他們喪鐘尚未敲響,得先回去再待一段時間。
11、最後的時刻出現亮光
在「瀕死體驗」最後的時刻,會出現亮光。這道光具有某種「人性」,非常明確的「人性」。
12、回望人生全程回顧
這個時候,當事人會對一生做一次全景式的回顧。當親歷者用時間短語來描述它時,都是「一幕接著一幕,按事情發生的時間順序移動的,甚至伴隨著畫面,當時的一些感覺和情感都得以重新體驗」。
13、被「界限」阻隔
在這時,人會遇到一道可以被稱作是「邊緣」或者「界限」之類的東西,阻隔你到某個地方去,關於它的形態有多種表述:一攤水、一團煙霧、一扇門、一道曠野中的籬笆,或者是一條線。
14、生命歸來
如果有幸被救活了,在「瀕死體驗」進行到某種程度後,人們必須「回來」。在最開始的時候,許多人都想趕快回到身體中去,但是,隨著瀕死體驗的深入,他開始排斥回到原來的身體,如果遇上了光的存在,這種情緒就更?強烈。隨後,你就真的「回來」了。

人是一種相當依賴精神的生物,當人「瀕死」時,一道微弱的白光就可以讓死亡變得不那?可怕。人死的時候,整個一生都將被重新評價,這種評價完全不依賴於你是否腰纏萬貫,身份地位是否顯赫,而僅僅取決於在你一生裏與他人分享的愛和溫暖有多少。

2012-08-17

熙熙攘攘利計的人生


昨天晚上中心青年會耕莘營最後一次籌備會,下班後去接一位青年伙伴一同前往,就順道去吃臭豆腐,恰巧老闆(堂主)正在吃晚餐,一位顧客走來問堂主,你在吃什麼?堂主回答:『吃素肉燥飯』,客人就問你吃菜喔!堂主回答:「對啊!我家大小都吃素。」客人就問:「吃菜能賺大錢嗎?」,堂主回答說:「會啊!你要參加嗎?」我聽了,覺得堂主回答的很妙~信不信就由那位客人自己去判斷了。
各位同修道伴,你覺得吃菜能賺大錢嗎?社會上大部份的人,做任何事總是先跟『利』這個字扯上關係。似乎沒有利於自己的事,就不值得去做,但似乎又不明白什麼才是真正利於自己的事?司馬遷有句名言:「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追名逐利似乎成了人們心中的必然。縱身於紅塵俗事之中,與財色名食睡為伍,翻滾於六道輪迴之中,卻樂此不疲,誤認名利是成就,誤了自己大好前程,或許該問問自己~何時方能覺醒呢?

想起一首歌真心真一過一生~分享給大家



看世間 忙忙碌碌 
何苦走這不歸路

熙熙攘攘為名利 
何不開開心心交朋友
時時刻刻忙算計 
誰知算來算去算自己
卿卿我我難長久 
何不平平淡淡活到老
真真假假怨人生 
不如輕輕鬆鬆過一生

是非恩怨 隨風付諸一笑
聚散離合 本是人生難免

愛情也許會老 真心永遠年輕
有我有你 有明天

人生短短 何必計較太多
成敗得失 不用放在心頭

今宵對月高歌 明朝海闊天空
真心真意過一生








2012-08-14

何謂真諦 俗諦?


何謂真諦 俗諦

佛法大體,不外真俗二諦。約理性說,則名為諦,諦即理也;約修持說,則名為觀,觀即修也。真諦者一法不立也,俗諦者萬法圓備也。宗門下唯主參究,一法不立,佛尚無著落處,何況求生淨土?此真諦之一泯一切泯,所謂實際理地,不受一塵,顯性體也。若確論修持,則一法不廢,不作務即不食,何況念佛求生淨土?此俗諦之一立一切皆立,所謂佛事門中不捨一法,顯性具也。必欲棄俗諦而言真諦,則非真諦了!如極樂世界之德風花雨、妙香天樂、泉池林樹、寶網靈禽,色、光、聲、香,遍滿淨土,成就如是清淨莊嚴,似乎備舉俗諦而皆曰「有」者,何也?蓋極樂世界所謂有者,乃妙有也。須知妙有云者,明其有而不有,故妙有即是真空,亦即是真諦,真不離俗,俗中見真,故就俗諦以明真諦,乃實真諦也。

 真諦是真實說,俗諦是方便說
1 佛在經典上常常感歎,六道眾生迷惑顛倒,對於宇宙人生的真相完全迷惑,真正要緊的事情他不做,偏偏一天到晚去干那些不相干的事情,天天在搞六道輪回。
2 我們學佛,一定要認識佛教的本來面目。佛教的本來面目,決定沒有迷信,給你講的是宇宙人生的真谛。
3 佛法裡面有真實說、有方便說。真諦是真實說,俗諦是方便說,佛依二諦說法。
4 真諦就是事實真相,一切大乘經所講的都是實相,大乘經是以實相為體,佛所講的完全是宇宙人生的事實真相。
5 真諦是如來自己親證的境界,但是這種境界不是我們凡夫常識能夠體會得到的。說如來果地上的境界,我們凡夫聽了疑惑,不能接受,佛就講俗諦。
6 講俗諦,佛是依世間人的知見、世間人的常識,用這個做手段,誘導他入真諦。
7 根性利的人,佛誘導時間短,很短的時間他就入真諦,就契入境界;根性不利的人,佛誘導時間就長。時間再長,生生世世,佛也不會捨棄。
8 佛氏門中,不捨一人,佛絕不捨棄一個人,這是佛的慈悲,你這程度不夠,大法不能接受,給你講小東西,講淺一點的,那就行了。
9 真諦是佛菩薩自己證得的境界,他講真實話,跟你說一切法不生不滅:俗諦是隨大家的知見、常識,說一切法有生有滅,說一切法無常。隨順我們世俗來說,大家很容易懂,為什麼?因為你的常識、你的見解能達得到的。
10 佛說法總是不離開這兩個原則:一個就是說他自己親證的境界,一個說我們現實生活環境。如果不依二諦,佛就沒法子說話。佛要為這些凡夫說法,這就不得已要用方便法。
11 佛菩薩教化眾生,離不開“方便”,為什麼?因為真實是說不出的,言語道斷、心行處滅,能說的全是方便。
12 所以釋迦牟尼佛告訴人,他四十九年沒有說一句法,為什麼?因為四十九年統統說的是方便法,真實法一句也沒說到。
13 佛所說這些方便法,目的是教人從方便去體會真實。從這個意思,我們也可以說,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句句都是說真實法,方便即是真實!這叫善巧、叫權變。
14 佛所講的,意在言外,你要會體會,決定不能執著。執著佛的言語,執著經上的文字,那就錯了!
15 佛要為凡夫說法,不得已要用方便法。方便法是從自性清淨心裡面建立真俗二諦,這就可以說了,也就是說,一定要從相對的來顯示諸法的真相。
16 眾生有貪,貪的對面有個無貪,無貪是性德;眾生有嗔恚,嗔恚的對面有無嗔,無嗔是性德,是真性的德用。
17 真諦是從本性上說,俗諦是從現相上說。性是真的,相是假的;理是真的,事是假的。真諦是真實說,俗諦是方便說,佛說經是依二諦而說法,所以經有了義,有不了義。
18 不了義,佛隨順俗諦來講的;了義經,佛依他自己所證境界跟我們說的。淨土五經都是了義經典,都是如來自己的境界,這是我們要覺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