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為和平區各個佛堂,留下些許的記錄,藉由感恩懷念在初發活動的籌辦,在101/5/15晚上在蕭德長、及兩位青年夥伴的陪同下,開始為感恩懷念在初發活動,到和平區戊組的佛堂進行各堂的全家福拍照。 藉由佛堂的走訪拍照,後學學習與見聞到許多前賢輩們,篳路藍縷的開辦過程,也感受到堂主前賢們在聖凡之間抉擇與平衡是不容易的。聖與凡孰輕孰重,存乎修行者的一心。後學見到一些前賢輩們,隨年歲增長卻與『聖』疏離,心有戚戚焉。後學雖不明究理,但從德長的言談中,可以感受到對道場傳承的憂心。後學也感受到要抱道奉行,始終如一的不易。
昨天走訪了陳氏佛堂(區長)、陳氏佛堂(武正堂主)、祥向佛堂、王氏佛堂(福洲堂主)、圓誠佛堂等5間佛堂,也完成了拍照的任務。因時間已晚或堂主不在,故普覺佛堂、存明佛堂、大邦佛堂、李氏佛堂,就委請德長轉達請堂主自行安排拍照,並傳給東穎。
走訪乘車期間,德長跟後學說王氏佛堂、圓誠佛堂的堂主分別是德長的引師與保師,對德長提攜成全很多,福洲堂主更是德長當時拜師學藝(冷氣空調安裝)的師兄。德長說福洲堂主早期在道場相當付出,開荒到宜蘭、花蓮等地共計五間佛堂,後來歸到天真道場管理,當時王點傳師、戴點傳師及芬蘭講師、溫馨講師還有福洲堂主及一些前賢們,幾乎每個月都必須輪流到宜蘭、花蓮辦道並開班成全,在當時交通不是很便利的年代,感受到彼此凝聚的道心及愿力。
祥向佛堂江堂主勉勵說:「辦活動或是辦事要盡心,但不要求好心切,要的是圓滿而不是完美,當你身為負責時,若做得太好、太完美,那後面承接的人就沒有進步的空間 了,也會有壓力~ 」這段勉語讓後學想到一個汽車廣告台詞:「追求完美近乎苛求」,苛求若對自己叫嚴以律己,若對別人可能就不太好了,待人要以寬,凡事要以和為貴,事事應盡己所能讓它圓滿,才不會在修辦道過程中留下遺憾。
回程中德長有提到忠勤的令傑堂主,早年在成全道親時,所付出的關心、關懷,是做到讓人打從內心感動的。又說:「不知是什麼原因?區裡堂主第二代有在參與道場的,恐怕不到一半。」言談之間聽得出德長的憂心。後學心想若對道場的發心,未契入道的真實意,若未能體會出那份淡淡的滋味。一旦走味了,難免會喜新厭舊,另結新歡。而忘了最初的發心,忘卻了自己是為何而來?與道便漸行漸遠了 ~ 也只能說各有因緣,各了各愿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罐頭留言:
推文~ 這篇真是優^^
寫得真讚!!
感謝您分享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