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是沒有,「常」是固定不變;「無常」就是沒有固定不變的意思;也就是說:一件事情或一個物體,是不會永遠保持同樣的狀態而不起變化的。
無常,是佛陀為我們開示的法義,是佛學中常用的專門術語;也是世間的真相。無常的現象恆常存在於這整個世間:草木的萌芽、成長、開花結果以致枯萎、凋落;人的一生—從嬰兒、孩童、少壯及至老死,當中無數的悲歡離合、喜怒哀樂,又有那一件是能夠被你我所永久掌握而不會改變、不會消逝在茫茫時空中的?這一切的一切,都在說明了一個事實:這個世間就像是一道巨大的洪流,所有的人、事,都只是水面的一些泡沫;洪流不斷地洶湧而下,它水面上的泡沫冒起來又破滅了,冒起來又再破滅了...沒有任何一個水泡是可以永遠浮冒在水面上而能免於破滅的。這就是世間的真相—無常、變易的法則。
無常,也是你我都擁有過的生活經驗,只是我們常常都活得渾渾沌沌的,盲無所覺的,無視於無常的存在。想想看:曾幾何時,你只是媽媽懷裡抱著的小娃娃,現在卻已長大成人了;以前你只懂得牙牙學語,現在卻能讀書識字了—這當中不是已經起了種種的變化嗎?現在的你不是早已和以前的你有著很多的「不一樣」了嗎?這不正在說明了一個事實:每個人的生命都是無常的,不能保持永久不變的。那麼,無常,不正是我們每個人都擁有的生活經驗嗎?
無常,也是一種簡單的生活常識。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都知道:把一顆種子放在泥土中,然後再對它施肥、澆花,給予種種的照料;有朝一日,種子定會發芽生長,一直到成為一顆大樹,為我們提供蔭涼或結出滿樹的果實。因為我們知道一顆種子不會永遠只是一顆種子,只要有著適當的環境和條件,這個「現狀」是可以被改變的。因為我們知道「種子會在適當的情況下產生變化」的常識,而利用這個知識得到了預期的成果。所以說,無常是一種簡單的生活常識。同時,我們也可以說:無常是一種自然界的法則。
無常,也是令我們生起種種痛苦、煩惱的原因。因為人都會死,都不可能永遠生存下去,所以我們被迫面對生離死別,失去至愛的親朋好友的傷心難過。相對的,當我們自己年紀大了,身體逐漸衰老而越來越接近死亡的召喚時,內心便會恐懼、徬徨不已;我們畏懼著將要失去自己所珍愛的、所熟悉的人事,由於對生命有著無比的眷戀卻又不得不捨下這一切的原故而徬徨不已。
或者,像前面所說的,我們把一顆種子放進泥土裡,對它悉心照料,期盼著收成的到來。然而,不幸的,突然湧來了一陣洪水,淹沒了整片土地,種子在大水中腐爛了。因此,再也不可能長成一棵遮蔭的大樹,也不可能結滿一樹甜美的果實了。這不是一件很令人失望的事情嗎?
無常,真是一件殘忍的事實啊!它使得我們患得患失;它奪走我們所執著的一切美好事物;它令我們顯得手足無措,在種種難以預測的變幻中忽悲忽喜、又哭又笑。無常像一把尖利的剌刀,深深地刺痛了我們;無常也像一個可怕的鬼影,在你背後不停地追逐著,使你不敢停下腳來,最後卻還是無法擺脫。
無常,是一個巨大的力量;它使稚童變成大人,教含辛茹苦的父母展顏歡笑,卻又常常在轉瞬之間變換畫面:朝氣蓬勃的少年變成棺木裡的一具屍體,教白髮人送黑髮人,教肝腸寸斷的父母欲哭無淚!
難道我們只能在無常的漩渦裡隨著它團團轉嗎?佛陀為我們開示了無常的法義,絕不會只是要我們無可奈何地束手無策。我們究竟該以什麼樣的態度來面對無常?如何在無常的得失之間保持安然自在?如何消除因為無常而生起的種種恐懼?如何認識無常、看透無常、超越無常?如何才能不再隨波逐流?
總的來說,無常就是一種「可能」;或者,更精確的說,無常就是「轉變的可能」。在無常的變易法則下,今天將會過去,明天將會來臨;尚未出生的將會出生,已經出生的將要面對死亡;得到可能失去,未曾得到的可以通過種種努力和方法來獲得;只要有適當的條件和客觀因素就可能令一件新的事物出現,但當條件和客觀因素起了變化之後,有關的事務復將消失。簡單地說,無常不外就是生、死,得、失,愛、恨,悲、喜,開始和結束兩者間交遞互換的現象。反過來說,無常也可以是死而復生,失而復得,恨盡愛生,樂極生悲。
一顆種子在泥土中腐爛了,我們或許說是:這顆種子「死」了。種子腐爛後,種子內藏的元素並沒有因此而「消失」—這些元素分解後被泥土所吸收,化成了泥土的一部分。所以我們說:種子「死」了,泥土中的新元素卻「出生」了。
我們必須緊記:「無常」是一種「轉變」,但不是一種「宿命」。所以,無常是自然的、正常的現象,不是無可奈何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罐頭留言:
推文~ 這篇真是優^^
寫得真讚!!
感謝您分享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