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當家的滋味
人生有涯而學無涯,此話固然不錯,但以有涯對無涯,必須有一個計劃,否則一切都沉落于無涯的汪洋之中,生而何為?因此,在學校裡按課程進度學,畢業後在業務創建中學,學到中年可以停下來想一想了,看看自己能否在哪個領域當一次家?
這是在自己家庭之外的當家,範圍也不必很大,試著做一段時間負責人,把此前的人生結果在管理他人的過程中作一番交代,受一次檢驗。
當家的体驗,比一般所謂的做官豐厚得多。當家,使你的生命承擔更大的重量,既要指揮很多其它生命,又要為這些生命負責。當家,使你對自身行為強化為更明确的邏輯關係,讓潛在的因果變成一種公開的許諾。當家,使你從自慚自羞的狀態中騰身而出,迫使自己去承受眾多目光的追隨和期待。當家,使你在沒有退路中思考個体与群体的复雜關系,領悟真正意義上的犧牲、風險和奉獻。
==>不管你現在幾歲,回頭想想自己受道場前賢輩的關懷照顧,能夠走在修辦道的路上。你可曾當家作主了,也許你常參與道場的服務了愿
,但你是否抱著犧牲和奉獻的心?否則也只是徒具形式而已。修辦道的精進不是只有把你的行事曆填滿就好,而是在服務了愿學習過程中,你是否不斷發問、思考,然後知道為什麼要精進?什麼是該精進的所在?我們行道的人生是否有個遠景?還是人云亦云莫衷一是呢?試著問問自己是否也該當家作主了呢?
網頁
▼
2012-11-24
彼此的記憶_時光長卷(席慕蓉)
誰說綿延不絕?
誰又說不舍晝夜?
其實 我們的一生只是個
空間有限的展示櫃
時光是畫在絹上的河流
這一生的青綠山水
無論再怎麼精心繪製
再怎麼廢寢忘食
也只能漸次鋪開再漸次收起
凡不再展示的
就緊緊捲入畫軸
成為 昨日
誰又說不舍晝夜?
其實 我們的一生只是個
空間有限的展示櫃
時光是畫在絹上的河流
這一生的青綠山水
無論再怎麼精心繪製
再怎麼廢寢忘食
也只能漸次鋪開再漸次收起
凡不再展示的
就緊緊捲入畫軸
成為 昨日
時光長卷_還記得冰的滋味嗎
時光長卷_站前小憩神采奕奕
時光長卷_共遊的青綠山水
時光長卷_伊人何在~當自珍惜
時光長卷_一起神遊的所在
時光長卷_緊緊捲入畫軸成為昨日
2012-11-23
壇經心得
一貫弟子打從第一次進入佛堂求得真理天道,便聽聞了引保師當愿,立了十條大愿,點傳師也囑咐我們說宏誓大愿永不能完、你若愿不能了難把鄉還。可見愿的力量對於一貫弟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初入佛堂,由引保師保證我們自身身家清白、自心品行端正,而得求大道。自身立下的十條大愿中,誠心保守、實心懺悔與修煉,講的也是從我們自心做起,注重的都是內在的修持功夫,與四宏誓愿有異曲同工之妙。
自心眾生無邊誓願度。心中所生的邪迷心、誑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惡毒心,各須自性自度,才是真度。引保師將我們渡來佛堂求道,是名得道,實無所得;而是立下精進向上、誠實修道的宏誓大愿,這才是壇經所說的「是名真度」。又說自性自度,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真主人。是誰迷失了我們的真主人呢?是我們自己。今天後學如果走在路上迷路了,是後學自己走迷路的,因為有許多岔路,與人生的十字路口,更甚至還有路名標示不清、道路施工等等,影響後學向左向右。就算後學向善知識問了正確的方向,也要自己前進;很少有人提供了方向還會帶你一程的啊!就算有,也只是短短的一程。但是要注意,防人之心不可無!雖然社會上九成九都是好人。好人也會不小心報錯路的。這個時候就要拿出「正見」牌GPS導航了。而正見是從哪來的呢?從本性流露的。如果沒有感覺到正見,那麼就得多多接近佛堂、前賢跟經典,落實三不離政策。常常接近佛堂學道、學禮、聽經、習儀、修持,禮敬仙佛,效聖法賢,多存感恩與時時懺悔的心。不離開前賢的教誨,時常求教,有不懂的事就問,孔子也是入太廟,每事問,充實自己的道學基礎,聽取前賢的修辦人生經驗。不離開經典,經典是古聖先賢所留給後學們依循學習的道路,當有疑惑時,可以翻翻經典,看看正見。
又煩惱無邊誓願斷,識得自身良心本性。這世界是多麼的美好,一切本自具足。日日是好日,每天都是上帝最好的安排,根本就不需要煩惱什麼。況且我們在道場上學習、了愿,有著諸天仙佛、與前賢們常常幫我們排除萬難,準備課程讓後學們成長,還有什麼煩惱呢。天下本自無事,庸人自擾之。讓我們敞開心胸迎接每一天的學修講辦行。
又法門無盡誓願學,學道常於自性觀。修行的法門很多很深,不說別的,就我們的三寶心法,入手的方式有很多種,每一種方式都是最好的,依循自己的良心本性常常修持,常常發揮自己的良心本性在日常生活中,用仁心、用慈心、用愛心對待周邊的人、周邊的小動物、周邊的小植物、周邊的小東西,禮敬諸佛,禮敬各種法門。真學就像聽課,能記住一句,實行,就夠成佛了。
又無上佛道誓願成,信為萬善功德母。我相信我就是佛,我相信明天?!我會更接近佛。常常到佛堂走走。
誠心保守、實心懺悔與修煉是一貫弟子所立下的前二條大愿,是我們修行路上的宏誓大愿,向上一路。 了愿 Happy!!!
2012-11-21
明白此生為何而來_沈芯菱 勵志楷模
成功,不是你贏過多少人,而是幫過多少人。
不快樂的人是因為沒想過要帶給別人快樂
21歲,正是台灣許多年輕人還賴在家的年紀,她卻似乎過了一個高轉速的公益人生。人們看她,或者讚嘆說:太優秀!然而,她卻說自己平凡,「我是一個攤販、一個莊腳小孩。」
懂得過有意義的人生,為自己寫下生命中的精彩,人都應該早一點明白,此生為何而來?迷惘度過此生,還得從頭再來~是否真能明白?
人生路要自己走_鋼琴師劉偉
無臂鋼琴師劉偉說:「我的人生中只有兩條路,要麼趕緊死,要麼精 彩地活著。」
如何活出精彩有意義的人生?由自己作主。
人生路是要自己走的,任慿誰也不能左右。
消極怨嘆逃避退縮,不如積極勇敢面對前進。
~人生路要自己走~
2012-11-09
與生命珍寶相逢 (摘自大成報91、03、24)
生命若是永無止盡的追求,
都是受這一念心所驅使,
所謂「珠不自珠,寶不自寶」,
世間最珍貴的,正是這一念能知能覺的心。
都是受這一念心所驅使,
所謂「珠不自珠,寶不自寶」,
世間最珍貴的,正是這一念能知能覺的心。
人,天天在生活,享受自然生命,如何與生命相逢?生命不是就在我們左右嗎?中台禪寺美國佛門寺住持見護法師指出,人生的大事在找到真正的生命,而生命的意義,就在如如不動、清楚明白的這念心。
日前見護法師應台灣科技大學之邀主講「與生命相逢」,他表示,人的一生都在汲汲營營追求「財、色、名、權」,真正離苦得樂,應尋找生命最珍貴的意義,認清生命的本質才不枉此生。
日前見護法師應台灣科技大學之邀主講「與生命相逢」,他表示,人的一生都在汲汲營營追求「財、色、名、權」,真正離苦得樂,應尋找生命最珍貴的意義,認清生命的本質才不枉此生。
見護法師首先引用順治皇帝「出家自嘆詩」,探究人生的本質。「來時糊塗去時迷,空在人間走一回,未曾生我誰是我,生我之後我是誰。」見護法師說,對於人生,多數人不解的是自己何時來、何時去,往往是糊裡糊塗走上一遭,汲汲營營地追求人生,最後淪為虛妄,根本理不清自己是誰?又為何步上這趟人生?遑論能了解生命真正的意義。
昧昧昏昏白了頭 明朝羅狀元「醒世詩」有云:「急急忙忙苦追求,寒寒暖暖度春秋,朝朝暮暮營家計,昧昧昏昏白了頭,是是非非何時了,煩煩惱惱幾時休,明明白白一條路,萬萬千千不肯修。」見護法師進一步說,人生這一條路往往是無限地追求,學位、工作、名望、財富、家庭,是一條沒有終點的追求之路,一個階段接著下一個階段,滿足了嗎?
沒有!反而墬入下一個追求的目標,永無止盡。萬千大眾,不妨靜下心來,回顧五年、十年、二十年前的自己,是不是就像南柯一夢,究竟你是隨波逐流?還是找到了生命中真正的目標?
人生這條路往往令人出乎預料。靈泉寺有位法師,其出家的因緣來自一杯茶,只因住持惟覺老和尚問了一句:「喫茶的是誰?」苦思多日不解,就決定出家找答案。
見護法師說,如同自己當年在大學時,即常思索「人,從哪裡來?該往哪裡去?」不得其解,亦向大學教授請教,也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答案。百轉千迴,適逢老和尚至美國弘法,開啟了佛學堂奧,了知這一條清楚明白的修行之路,即是要破除人生的迷惘,要人覺悟,藉禪修、親近佛法,人人皆能慢慢找到生命的答案。
珠不自珠,寶不自寶!
有一公案,印度禪宗二十七祖般若多羅曾至某個國家弘法,國王十分虔誠及發心,供養尊者相當名貴的寶珠,而尊者臨行前問了三太子一個問題,他問:「世間有沒有比寶珠更珍貴的東西?」大太子回答說,最好的寶珠已經供養給尊者了,已經沒有比這更珍貴的物品;二太子也答了相同的答案。
有一公案,印度禪宗二十七祖般若多羅曾至某個國家弘法,國王十分虔誠及發心,供養尊者相當名貴的寶珠,而尊者臨行前問了三太子一個問題,他問:「世間有沒有比寶珠更珍貴的東西?」大太子回答說,最好的寶珠已經供養給尊者了,已經沒有比這更珍貴的物品;二太子也答了相同的答案。
三太子則表示:這的確是最珍貴的寶珠,因為「珠不知珠,寶不知寶」,是人心賦予它的價值,只有人們才認為這是一顆價值連城的寶珠,其實它的價值是相對的、虛妄的,當人心不覺得它珍奇,那就是垃圾了。這位三太子就是達摩祖師,釋義了這念心與萬物的價值。
不知心是什麼,生從何來,死住何去,這就是迷!見護法師指出,人生中扮演的角色隨著時間、進程而改變,人就成了演員,誤把劇中的角色當作自己。
然而生命中真實的你在哪裡?追求財色名利,永遠都不可能滿足,是你的心覺得重要,才變得重要;人生無限的追求,都是這一念心所驅使的,而世間最珍貴的是誰?就是這一念能知能覺的心才是最珍貴的。
昔日六祖惠能禪師,聽五祖弘忍禪師講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豁然大悟,即說:「何其自性本自清淨,何其自性本不生滅,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本無動搖,何其自性能生萬法。」其實,人的本心本性就是清淨光明的,哪裡還要再明呢?能夠覺察、覺照,不起煩惱、染污的心,即能離苦得樂。
人生如空中花、水中月 人生如空中花、水中月,只有覺醒才豁然明白過往皆是場糊塗。這場夢何時醒?佛法有無量無邊的智慧,教大眾覺悟,善知識引導你走向光明之路,找到生命中最珍貴的東西,透過佛法的潤澤,開啟覺性大門,契悟自性即能綻放光明。
自在、快樂、智慧何處尋?見護法師開示道:真正的自性,近在咫尺,不從外得。每個人手裡皆有把通往天堂之路及開啟地獄之門的鑰匙,想開哪一道門?往往就在這念心中。人心若向外企求,便充滿錯覺及顛倒,這念心始終遷流不停,不知道始終不生不滅的覺性才是本自具足的。
這念心若能如如不動,心清淨了即是最大的自在,保持當下這念清淨的心、不打妄想、清楚明白,人自在了,即能處處作主,亦能享受生命真正的自由。(見護法師應邀至台灣科技大學演講「與生命相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