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質是人體不可或缺的,卻也足以摧毀你的健康
一旦缺乏蛋白質,人體就會癱瘓成一堆骨頭、化學物質和礦物質,沉浮在四十二夸脫(約三十九.七公升)液體中。人體固體部分,蛋白質便佔了四分之 三。酵素和荷爾蒙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運送氧分、肌肉收縮等過程更不可缺少蛋白質。此外,蛋白質能夠刺激酵素運作,並形成細胞膜,不僅擔任細胞內外重要任 務,也協助物質進出細胞膜。人體大部分功能皆有賴蛋白質幫忙呢。
蛋白質是健康不可或缺的,卻也足以摧毀健康。適量蛋白質能夠讓細胞運作順利,但是,毫無節制攝取蛋白質,卻足以將維繫生命流液pH值推向破壞細胞,造成疾病的後果。
過量蛋白質是水腫的原因
過量蛋白質不但是毒素的來源,更破壞細胞的滲透平衡(osmotic balance)。滲透平衡指的是細胞膜內外液體壓力保持平衡。當平衡受到干擾,水分便進入細胞,除了試圖恢復平衡,也會將細胞內過量蛋白質加以稀釋。稀 釋(dilution)是應付細胞內過剩物質的生理反應。添加水分固然能恢復滲透平衡,卻也導致水腫(edema)。
事實上,形成細胞組織的生理蛋白質和漢堡所含動物性蛋白質並不相同。生理蛋白質是自然且必要的,漢堡所含蛋白質卻屬於外來物質。膳食蛋白質雖能補充你的資源,過度攝取反而危害健康。
膳食蛋白質進入人體,必須經過分解。蛋白質在胃腸局部被分解為Proteoses、pepetones、polypeptides。大部分蛋白質分解在小腸進行,胰臟酵素進一步將蛋白質消化成polypeptides、氨基酸(amino acids)。儘管蛋白質能夠產生能量,但為了消化蛋白質,身體卻必須耗費更多能量,還得處理蛋白質所遺留的酸性灰燼。換句話說,蛋白質是一種負能量源,所製造能量比消耗的更少。市面上很多減肥飲食計劃具有高蛋白質的特性,或許就是利用這個原理。
膳食蛋白質從身體索取的養分比所能提供的還多。此外,膳食蛋白質還遺留酸性灰燼。由此看來,過量攝取蛋白質,反而得不償失。
蛋白質屬於負能量食物
為了代謝蛋白質並處理酸性灰燼,身體必須消耗大量能量及時間。處理碳水化合物時,人體新陳代謝率平均增加4%。但是,食用大量蛋白質一小時之 內,新陳代謝率則增加30%。更糟的是,這種狀況可能持續三至十二小時之久。新陳代謝率越迅速,能量的製造也越快速,這是為什麼習慣食用大量蛋白質的人一 旦停止攝取肉類等就感到無精打采、提不起勁的原因。從大量蛋白質獲取能量有別於糖果的能量,最大差別在於蛋白質需要較長的消化時間。換言之,蛋白質需要更 長的時間刺激能量產生:那些終日緊張兮兮、坐立不安、抓著遙控器不停切換頻道的人正顯示過量蛋白質的症狀。他們自以為精力充沛,其實,只不過受了刺激罷 了。
蛋白質是僅次於藥物的刺激品
各種刺激品中,蛋白質僅次於藥物。和蛋白質相比較,咖啡、茶、可樂只能算是小兒科。含咖啡因飲料遠不及一客牛排威力大。前者只持續一小時,後者則讓你興奮數小時之久。
一旦了解蛋白質持續刺激的效果,相信你不會天真地以為享受一頓高蛋白晚餐之後,仍能安枕無憂吧?如果你的身體正努力處理晚上七點吃的起士漢堡和 奶昔,怎麼可能清晨兩點完全休息?如果你因為無法入眠又在半夜吃餅乾和花生醬,那麼,隔天起床仍然疲憊不堪,也就不足為奇了。你以為自己處在休息中,實際 上你的身體卻不眠不休地徹夜趕工。
每天睡眠時,正是身體重建的時候。如果身體必須不停處理大量蛋白質,就永遠無法進行修補,最終將導致慢性疾病。
即使你累了,蛋白質仍然能使你精神充沛
蛋白質是由碳、氧、氫(碳水化合物三大元素)、氨基酸、氮等所組成。每一個氨基酸都含有氮。過去,膳食蛋白質的需求量根據氮比較訂定 (nitrogen balance),就是將每日氮攝取量和尿液糞便中的氮含量作比較。經由這個方式,十九世紀末所訂定每日蛋白質建議攝取量從一一八公克降低為一九八O年四 十六至五十六公克。另外,羅伯特.布朗博士(Dr.Robert Brown)指出,蛋白質的建議攝取量應降低至二十五至三十五公克。至於我的看法,蛋白質建議量應該再降低。
動物性蛋白質含有氮。氮並不是「壞蛋」。我們需要氮,只是份量不多。人體能夠將適量蛋白質所含的氮以尿素的方式排除。尿素(中性鹽類)在肝臟形成並由尿液排除。當你食用蛋白質越多,尿液中的尿素也越多。
蛋白質過量會使尿素製造系統負荷過重,此時只好動員儲備系統。腎臟及大部分細胞會製造氮的廢棄物-氨(強鹼)。氨和酸性灰燼食物的氫離子結合,取代鈉成為中和因子,但畢竟是儲備系統,身體並無法長期仰賴它。
尿有氨位表示你的健康正面臨危機
利用氨處理過剩蛋白質的儲備系統充分顯示人體的構造極其精密:氮是過量蛋白質所產生的廢料,卻以氨的形式排除,且用來中和過量蛋白質的酸性。這 真是天衣無縫的緊急系統:使你的尿液pH值高達7.5或8.0,呈現弱鹼。雖然尿液的鹼性與氨有關,氨的存在卻是體內過量蛋白質所致,含氨鹼性尿液表示你 的健康正面臨危機!
(截錄自「聽!PH值會說話」一書)
網頁
▼
2010-10-21
我想成為坐在路邊鼓掌的人
我那上國中的女兒,她同學都管叫她23號。
她的班上總共有50個人,而每次考試,女兒都排名23。
久而久之,便有了這個雅號,她也就成了名副其實的中等生。
我們覺得這外號刺耳,女兒卻欣然接受。 老公發愁地說,一碰到公司活動,或者老同學聚會,別人都對自家的'小超人'讚不絕口,他卻只能扮深沉。
人家的孩子,不僅成績出類拔萃,而且特長多多。 唯有我們家的23號女生,沒有一樣值得炫耀的地方。 因此,他一看到娛樂節目那些才藝非凡的孩子,就羡慕得兩眼放光。
後來,看到一則九歲孩子上大學的報導, 他很受傷地問女兒:孩子,妳怎麼就不是個神童呢? 女兒說,因為我爸爸不是神父啊 ! 老公無言以對,我不禁笑出聲來。
中秋節,親友相聚,坐滿了一個寬大的包廂。 眾人的話題,也漸漸轉向各家的小兒女。 趁著酒興,要孩子們說說將來要做什麼 ? 鋼琴家,明星,政界要人,孩子們毫不怯場,連那個四歲半的女孩,! 也會說將來要做電視的主持人,贏得一陣讚歎 !
15歲的女兒,正為身邊的小弟弟小妹妹剔蟹剝蝦,盛湯揩嘴,忙得不亦樂乎。 大家忽然想起,只剩她沒說了。 在眾人的催促下,她認真地回答:長大了,我的第一志願是,當幼稚園老師,領著孩子們唱歌跳舞,做遊戲。 眾人禮貌地表示贊許,緊接著追問她的第二志願。 她大大方方地說:我想做媽媽,穿著印叮噹貓的圍裙,在廚房做晚餐,然後給我的孩子講故事,領著他在陽臺上看星星。 親友愕然,面面相覷,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老公的神情,極為尷尬。
回家後,他歎著氣說,你還真打算讓女兒將來當個幼稚園老師? 我們難道真的眼睜睜地看著她當中等生? 其實,我們也動過很多腦筋。 為提高她的學習成績,請家教,報輔導班,買各種各樣的資料。 孩子也蠻懂事,漫畫書不看了,剪紙班退出了,週末的懶覺放棄了。 像一隻疲憊的小鳥,她從一個班趕到另一個班,卷子,練習冊,一遝遝地做。 但到底是個孩子,身體先扛不住了,得了重感冒。 吊著點滴,在病床上,她還堅持寫作業,最後引發了肺炎。 病好後,孩子的臉小了一圈。可期末考試的成績,仍然是讓我們哭笑不得的23名。
後來,我們也曾試過增加營養、物質激勵等等,幾次折騰下來,女兒的小臉越來越蒼白。 而且,一說要考試,她就開始厭食,失眠,冒虛汗,再接著,考出了令我們瞠目結舌的33名。 我和老公,悄無聲息地放棄了轟轟烈烈的揠苗助長活動。 恢復了她正常的作息時間,還給她畫漫畫的權利,允許她繼續訂《兒童幽默》之類的書報,家中安穩了很久。 我們對女兒,是心疼的,可面對她的成績,又有說不出的困惑。
一個週末,一群同事結伴郊遊。大家各自做了最拿手的菜,帶著老公和孩子去野餐。 一路上笑語盈盈,這家孩子唱歌,那家孩子表演小品。 女兒沒什麼看家本領,只是開心地不停鼓掌。 她不時跑到後面,照看著那些食物。 把傾斜的飯盒擺好,鬆了的瓶蓋擰緊,流出的菜汁擦淨。 忙忙碌碌,像個細心的小管家。
野餐的時候,發生了一件意外的事。 兩個小男孩,一個數理天才,一個英語高手,兩人同時夾住盤子上的一塊糯米餅,誰也不肯放手,更不願平分。 豐盛的美食,源源不斷地擺上來,他們看都不看。 大人們又笑又歎,連勸帶哄,可怎麼都不管用。 最後,還是女兒用擲硬幣的方法,輕鬆地打破了這個僵局。
回來的路上,堵車,一些孩子焦躁起來。 女兒的笑話一個接一個,全車人都被逗樂了。 她手底下也! 沒閒著,用裝食品的彩色紙盒,剪出許多小動物,引得這群孩子讚歎不已。 直到下車,每個人都拿到了自己的生肖剪紙。 聽到孩子們連連道謝,老公禁不住露出了自豪的微笑。
期中考試後,我接到了女兒班主任的電話。 首先得知,女兒的成績,仍是中等。 不過,他說,有一件奇怪的事想告訴我, 他從教三十年了,第一次遇見這種事。 語文試卷上有一道附加題:你最欣賞班上的哪位同學,請說出理由。 除女兒之外,全班同學,竟然都寫上了女兒的名字。
理由很多:熱心助人,守信用,不愛生氣,好相處等等,寫得最多的是,樂觀幽默。 班主任還說,很多同學建議,由她來擔任班長。 他感歎道:你這個女兒,雖說成績普通,可是做人,實在很優秀!
我開玩笑地對女兒說,妳快要成為英雄了。 正在織圍巾的女兒,歪著頭想了想,認真地告訴我說,
她們老師曾講過一句格言:當英雄路過的時候,總要有人坐在路邊鼓掌......。
她輕輕地說:媽媽,我不想成為英雄,我想成為坐在路邊鼓掌的人。
我猛地一震,默默地打量著她。
她安靜地織著絨線,淡粉的線,在竹針上纏纏繞繞,仿佛一寸一寸的光陰,在她手上,吐出星星點點的花蕾。 我心上,竟是驀地一暖。 那一刻,我忽然被這個不想成為英雄的女孩打動了。
這世間,有多少人,年少時渴望成為英雄,最終卻成了煙火紅塵中的平凡人。 如果健康,如果快樂,如果,沒有違背自己的心意,我們的孩子,又何妨做一個善良的普通人。
長大成人後,她一定會成為:賢淑的妻子,溫柔的母親,甚至,熱心的同事,和善的鄰居。 何況她是班上50名之中的23 名,我們還不慶幸,還不滿足? 還想要更高人一等,更出人頭地! 那後面還有27名半數以上的孩子呢﹖ 如果我是她們的父母,我要如何自處呢﹖
在那些漫長的歲月,她都能安然地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 她又沒學壞,我作為身教言教的父母,能教養孩子長大成人,並成為社會上有用的人, 就可告慰先祖,還想為孩子祈求怎樣更美好的未來? 就算她將來能當上司法官,能考上建築師,若她心術不正,口是心非,那又有何用?
想讓你的孩子當第一名嗎?
她的班上總共有50個人,而每次考試,女兒都排名23。
久而久之,便有了這個雅號,她也就成了名副其實的中等生。
我們覺得這外號刺耳,女兒卻欣然接受。 老公發愁地說,一碰到公司活動,或者老同學聚會,別人都對自家的'小超人'讚不絕口,他卻只能扮深沉。
人家的孩子,不僅成績出類拔萃,而且特長多多。 唯有我們家的23號女生,沒有一樣值得炫耀的地方。 因此,他一看到娛樂節目那些才藝非凡的孩子,就羡慕得兩眼放光。
後來,看到一則九歲孩子上大學的報導, 他很受傷地問女兒:孩子,妳怎麼就不是個神童呢? 女兒說,因為我爸爸不是神父啊 ! 老公無言以對,我不禁笑出聲來。
中秋節,親友相聚,坐滿了一個寬大的包廂。 眾人的話題,也漸漸轉向各家的小兒女。 趁著酒興,要孩子們說說將來要做什麼 ? 鋼琴家,明星,政界要人,孩子們毫不怯場,連那個四歲半的女孩,! 也會說將來要做電視的主持人,贏得一陣讚歎 !
15歲的女兒,正為身邊的小弟弟小妹妹剔蟹剝蝦,盛湯揩嘴,忙得不亦樂乎。 大家忽然想起,只剩她沒說了。 在眾人的催促下,她認真地回答:長大了,我的第一志願是,當幼稚園老師,領著孩子們唱歌跳舞,做遊戲。 眾人禮貌地表示贊許,緊接著追問她的第二志願。 她大大方方地說:我想做媽媽,穿著印叮噹貓的圍裙,在廚房做晚餐,然後給我的孩子講故事,領著他在陽臺上看星星。 親友愕然,面面相覷,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老公的神情,極為尷尬。
回家後,他歎著氣說,你還真打算讓女兒將來當個幼稚園老師? 我們難道真的眼睜睜地看著她當中等生? 其實,我們也動過很多腦筋。 為提高她的學習成績,請家教,報輔導班,買各種各樣的資料。 孩子也蠻懂事,漫畫書不看了,剪紙班退出了,週末的懶覺放棄了。 像一隻疲憊的小鳥,她從一個班趕到另一個班,卷子,練習冊,一遝遝地做。 但到底是個孩子,身體先扛不住了,得了重感冒。 吊著點滴,在病床上,她還堅持寫作業,最後引發了肺炎。 病好後,孩子的臉小了一圈。可期末考試的成績,仍然是讓我們哭笑不得的23名。
後來,我們也曾試過增加營養、物質激勵等等,幾次折騰下來,女兒的小臉越來越蒼白。 而且,一說要考試,她就開始厭食,失眠,冒虛汗,再接著,考出了令我們瞠目結舌的33名。 我和老公,悄無聲息地放棄了轟轟烈烈的揠苗助長活動。 恢復了她正常的作息時間,還給她畫漫畫的權利,允許她繼續訂《兒童幽默》之類的書報,家中安穩了很久。 我們對女兒,是心疼的,可面對她的成績,又有說不出的困惑。
一個週末,一群同事結伴郊遊。大家各自做了最拿手的菜,帶著老公和孩子去野餐。 一路上笑語盈盈,這家孩子唱歌,那家孩子表演小品。 女兒沒什麼看家本領,只是開心地不停鼓掌。 她不時跑到後面,照看著那些食物。 把傾斜的飯盒擺好,鬆了的瓶蓋擰緊,流出的菜汁擦淨。 忙忙碌碌,像個細心的小管家。
野餐的時候,發生了一件意外的事。 兩個小男孩,一個數理天才,一個英語高手,兩人同時夾住盤子上的一塊糯米餅,誰也不肯放手,更不願平分。 豐盛的美食,源源不斷地擺上來,他們看都不看。 大人們又笑又歎,連勸帶哄,可怎麼都不管用。 最後,還是女兒用擲硬幣的方法,輕鬆地打破了這個僵局。
回來的路上,堵車,一些孩子焦躁起來。 女兒的笑話一個接一個,全車人都被逗樂了。 她手底下也! 沒閒著,用裝食品的彩色紙盒,剪出許多小動物,引得這群孩子讚歎不已。 直到下車,每個人都拿到了自己的生肖剪紙。 聽到孩子們連連道謝,老公禁不住露出了自豪的微笑。
期中考試後,我接到了女兒班主任的電話。 首先得知,女兒的成績,仍是中等。 不過,他說,有一件奇怪的事想告訴我, 他從教三十年了,第一次遇見這種事。 語文試卷上有一道附加題:你最欣賞班上的哪位同學,請說出理由。 除女兒之外,全班同學,竟然都寫上了女兒的名字。
理由很多:熱心助人,守信用,不愛生氣,好相處等等,寫得最多的是,樂觀幽默。 班主任還說,很多同學建議,由她來擔任班長。 他感歎道:你這個女兒,雖說成績普通,可是做人,實在很優秀!
我開玩笑地對女兒說,妳快要成為英雄了。 正在織圍巾的女兒,歪著頭想了想,認真地告訴我說,
她們老師曾講過一句格言:當英雄路過的時候,總要有人坐在路邊鼓掌......。
她輕輕地說:媽媽,我不想成為英雄,我想成為坐在路邊鼓掌的人。
我猛地一震,默默地打量著她。
她安靜地織著絨線,淡粉的線,在竹針上纏纏繞繞,仿佛一寸一寸的光陰,在她手上,吐出星星點點的花蕾。 我心上,竟是驀地一暖。 那一刻,我忽然被這個不想成為英雄的女孩打動了。
這世間,有多少人,年少時渴望成為英雄,最終卻成了煙火紅塵中的平凡人。 如果健康,如果快樂,如果,沒有違背自己的心意,我們的孩子,又何妨做一個善良的普通人。
長大成人後,她一定會成為:賢淑的妻子,溫柔的母親,甚至,熱心的同事,和善的鄰居。 何況她是班上50名之中的23 名,我們還不慶幸,還不滿足? 還想要更高人一等,更出人頭地! 那後面還有27名半數以上的孩子呢﹖ 如果我是她們的父母,我要如何自處呢﹖
在那些漫長的歲月,她都能安然地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 她又沒學壞,我作為身教言教的父母,能教養孩子長大成人,並成為社會上有用的人, 就可告慰先祖,還想為孩子祈求怎樣更美好的未來? 就算她將來能當上司法官,能考上建築師,若她心術不正,口是心非,那又有何用?
想讓你的孩子當第一名嗎?
月慧菩薩──摘自《懷念師恩母德》
師母乃月慧菩薩降世,即佛經中所說之末法世降世之月光菩薩。
師母姓孫名素貞,乃山東單縣人,生於民前十七年(西元一八九五 年)民國十九年萃 命與師尊在山東共領天命,輔佐道務。與師尊共 同肩負普渡收圓之職,為一貫道後東方第十八代祖,白陽二祖。
民國三十六年中秋,師尊溘然歸天,天命移轉至師母身上,由師母 繼承普渡收圓重責。三十八年大陸淪陷,師母曾至香港,三十九年又因掛念徒兒,再度返回大陸欲與徒兒共存亡。後因共黨騷授不斷,前賢力求師母,才輾轉經澳門、香港來台。
於民國四十四年抵台,居住於台中。在台期間為頂道場官考之劫而禁足自囚,且百病叢生,晚年中風不良於行。一生鞠躬盡瘁,於六十四年與世長辭,人間壽八十一裁,老 冊封為中華聖母,葬於桃園大溪鄉。
親縫衣裳為徒兒
初冬的夜幕低垂,月光悄悄地斜照進窗前。此起彼落的蟲鳴遠遠應和著。在這靜謐甜美的夜裏,一雙溫暖的手,正在燈下縫製衣裳,一針一線間充滿了慈愛。
這件袍子是為師尊身邊的三才縫製的,這個三才由於自幼跟隨師尊 ,所以師尊待他一如自己的兒子般,白天共同辦道,夜基也共枕共眠。 而師母對徒兒更是噓寒問暖、呵護備至,從未因自己乃身負天命之祖師而有了尊大的心。反而親切謙卑,在辦道間餘時,還經常為徒兒們縫補衣裳。
師母姓孫名素貞,乃山東單縣人,生於民前十七年(西元一八九五 年)民國十九年萃 命與師尊在山東共領天命,輔佐道務。與師尊共 同肩負普渡收圓之職,為一貫道後東方第十八代祖,白陽二祖。
民國三十六年中秋,師尊溘然歸天,天命移轉至師母身上,由師母 繼承普渡收圓重責。三十八年大陸淪陷,師母曾至香港,三十九年又因掛念徒兒,再度返回大陸欲與徒兒共存亡。後因共黨騷授不斷,前賢力求師母,才輾轉經澳門、香港來台。
於民國四十四年抵台,居住於台中。在台期間為頂道場官考之劫而禁足自囚,且百病叢生,晚年中風不良於行。一生鞠躬盡瘁,於六十四年與世長辭,人間壽八十一裁,老 冊封為中華聖母,葬於桃園大溪鄉。
親縫衣裳為徒兒
初冬的夜幕低垂,月光悄悄地斜照進窗前。此起彼落的蟲鳴遠遠應和著。在這靜謐甜美的夜裏,一雙溫暖的手,正在燈下縫製衣裳,一針一線間充滿了慈愛。
這件袍子是為師尊身邊的三才縫製的,這個三才由於自幼跟隨師尊 ,所以師尊待他一如自己的兒子般,白天共同辦道,夜基也共枕共眠。 而師母對徒兒更是噓寒問暖、呵護備至,從未因自己乃身負天命之祖師而有了尊大的心。反而親切謙卑,在辦道間餘時,還經常為徒兒們縫補衣裳。
2010-10-20
六波羅密繩嚴法師講記_般若波羅蜜
般若波羅蜜
所有一切世間的十善業道、四襌、四無量心、四無色定、五神通等,都是由般若波羅蜜而出來的。由於般若波羅蜜的指導,才能使我們離苦得樂。
般若,就是要我們看一切事、一切物,當下就知道它是會變的,不是永恆的,隨時要用無常、空、無我的觀點來看一切。般若波羅蜜,也就是無相、無我,以及禪宗講的無念、無心。這是從基本的觀法無我、觀行無常而來,知道任何的現象都是因緣和合、因果串連而成,如果能用這種觀念,這種般若的眼睛來看世界的人與事,就可對治自己的煩惱,同時也能幫助眾生離苦得樂,這就是慈悲了。因此,慈悲與智慧,必定是相連、相應的。
《大品般若經》序品云:「於一切法不著故,應具足般若波羅蜜。」觀一切法悉皆如,俱證生空法空之無分別慧。
《大般若經》三十二〈讚般若品〉卷一七二又云:「舍利子,一切菩薩摩訶薩、獨覺、阿羅漢等,皆由般若波羅蜜多得出現故。舍利子,一切世間十善業道、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定、五神通,皆由般若波羅蜜多得出現故。舍利子,一切布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皆由般若波羅蜜多故。……一切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皆由般若波羅蜜多出現故。」
又說:「如是布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波羅蜜多,由此般若波羅蜜多所攝受故,名有目者。復由般若波羅蜜多之所攝受故,布施等一切皆得到彼岸名……非由布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波羅蜜多所攝受故餘五方得到彼岸名。但由般若波羅蜜多所攝受故餘五方得到彼岸名,所以者何?諸菩薩摩訶薩要住般若波羅蜜多,方能圓滿布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非住餘五能成是事。是故般若波羅蜜多,於前五種,為最為勝,為尊為高,為妙為微妙,為上為無上,無等無等等。」
由以上經文中得知,前面所講的五種波羅蜜,都是由般若波羅蜜所攝受。沒有般若,即使修行布施、持戒、安忍、精進、禪定,也只是修世間有漏善法,而非無漏解脫的佛法,無法從生死的此岸,到達涅槃的彼岸。因此,觀念的指導以及認識的分別,必定要靠般若智慧;般若波羅蜜,等於是六波羅蜜之中的指北針。
結論
六波羅蜜是菩薩道,菩薩道是莊嚴佛道的,用什麼來莊嚴佛道呢?就是用福用慧,福慧圓滿,就是佛果的圓滿。
《解深密經》卷四中提到,六波羅蜜可分為兩類:
前三度為饒益有情類:由布施故,有情攝受資具;由持戒故,不行損害逼惱有情;由忍辱故,能忍彼之損害逼惱利益有情。
後三度為對治煩惱:由精進故,未斷之一切煩惱永伏,雖未斷一切隨眠,卻能勇猛修諸善品,不為煩惱所動;由靜慮故,永伏煩惱;由般若故,永害隨眠。
《解深密經》卷四又說,六波羅蜜為三學所攝:施、戒、忍的三度,是增上戒學;禪是增上心學;般若是增上慧學;精進則通於以上三學。《菩薩地持經》卷十說,精進亦是增上戒學攝。由以上的經典得知,六波羅蜜就是福德資糧,以及智慧資糧之根本。(一九九八年六月七、十四、二十一日,聖嚴法師講於紐約東初禪寺,姚世莊居士整理)
所有一切世間的十善業道、四襌、四無量心、四無色定、五神通等,都是由般若波羅蜜而出來的。由於般若波羅蜜的指導,才能使我們離苦得樂。
般若,就是要我們看一切事、一切物,當下就知道它是會變的,不是永恆的,隨時要用無常、空、無我的觀點來看一切。般若波羅蜜,也就是無相、無我,以及禪宗講的無念、無心。這是從基本的觀法無我、觀行無常而來,知道任何的現象都是因緣和合、因果串連而成,如果能用這種觀念,這種般若的眼睛來看世界的人與事,就可對治自己的煩惱,同時也能幫助眾生離苦得樂,這就是慈悲了。因此,慈悲與智慧,必定是相連、相應的。
《大品般若經》序品云:「於一切法不著故,應具足般若波羅蜜。」觀一切法悉皆如,俱證生空法空之無分別慧。
《大般若經》三十二〈讚般若品〉卷一七二又云:「舍利子,一切菩薩摩訶薩、獨覺、阿羅漢等,皆由般若波羅蜜多得出現故。舍利子,一切世間十善業道、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定、五神通,皆由般若波羅蜜多得出現故。舍利子,一切布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皆由般若波羅蜜多故。……一切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皆由般若波羅蜜多出現故。」
又說:「如是布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波羅蜜多,由此般若波羅蜜多所攝受故,名有目者。復由般若波羅蜜多之所攝受故,布施等一切皆得到彼岸名……非由布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波羅蜜多所攝受故餘五方得到彼岸名。但由般若波羅蜜多所攝受故餘五方得到彼岸名,所以者何?諸菩薩摩訶薩要住般若波羅蜜多,方能圓滿布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非住餘五能成是事。是故般若波羅蜜多,於前五種,為最為勝,為尊為高,為妙為微妙,為上為無上,無等無等等。」
由以上經文中得知,前面所講的五種波羅蜜,都是由般若波羅蜜所攝受。沒有般若,即使修行布施、持戒、安忍、精進、禪定,也只是修世間有漏善法,而非無漏解脫的佛法,無法從生死的此岸,到達涅槃的彼岸。因此,觀念的指導以及認識的分別,必定要靠般若智慧;般若波羅蜜,等於是六波羅蜜之中的指北針。
結論
六波羅蜜是菩薩道,菩薩道是莊嚴佛道的,用什麼來莊嚴佛道呢?就是用福用慧,福慧圓滿,就是佛果的圓滿。
《解深密經》卷四中提到,六波羅蜜可分為兩類:
前三度為饒益有情類:由布施故,有情攝受資具;由持戒故,不行損害逼惱有情;由忍辱故,能忍彼之損害逼惱利益有情。
後三度為對治煩惱:由精進故,未斷之一切煩惱永伏,雖未斷一切隨眠,卻能勇猛修諸善品,不為煩惱所動;由靜慮故,永伏煩惱;由般若故,永害隨眠。
《解深密經》卷四又說,六波羅蜜為三學所攝:施、戒、忍的三度,是增上戒學;禪是增上心學;般若是增上慧學;精進則通於以上三學。《菩薩地持經》卷十說,精進亦是增上戒學攝。由以上的經典得知,六波羅蜜就是福德資糧,以及智慧資糧之根本。(一九九八年六月七、十四、二十一日,聖嚴法師講於紐約東初禪寺,姚世莊居士整理)
六波羅密聖嚴法師講記_禪定波羅蜜
禪定波羅蜜
《大品般若經》序品第一云:「菩薩摩訶薩,以不住法住般若波羅蜜中,……不亂不味故,應具足禪那波羅蜜。」禪那波羅蜜,亦名靜慮度,或名禪度無極,能對治亂意,攝持內意。
四類禪
依據宗密的《禪源諸詮集都序》卷上之一,禪有五種層次:外道禪、凡夫禪、小乘禪;大乘禪,以及最上乘的如來禪:外道禪是帶異計,欣上厭下而修者。凡夫禪四禪八定,從尋、伺、喜、樂而入定,再一層層捨下而求上,至最高無色定的非想非非想處為止。正信因果,亦以欣厭而修者。小乘禪是從四禪四無色定,而修七方便的五停心、別相念、總相念、煖頂、忍、世第一法,亦名七賢位,由此而入初果見道位。是為悟我空偏真之理而修者。
大乘禪亦名三昧;有無量三昧,均可能納入大乘禪定。天臺宗智者大師在《摩訶止觀》卷二將它們彙整成四種:常坐三昧;常行三昧;半行半坐三昧;非行非坐三昧。是為悟我法二空所顯之真理而修者。最上乘禪又名如來禪、祖師禪,即是中國禪宗的頓悟法門,臨濟宗用參話頭,曹洞宗用默照,都是屬於如來上上禪法。亦名一行三昧、真如三昧,頓悟自心本來清淨,此心即佛。
四禪天
「四禪天」是由修靜慮而生。以下介紹四種禪天的層次:初禪天於六識之中,無鼻、舌二識,語言寂滅。僅有眼、耳、身、意四識,有喜受、樂受,無覺無觀。捨此身後,生於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二禪天無鼻、舌、眼、耳、身等五識,僅有意識,怡悅之相粗大。喜受及捨受與意識相應,無覺無觀。捨此身後,生於少光天、無量光天、極光淨(光音)天。三禪天僅有意識,怡悅之相淨妙,喜心寂滅。樂受、捨受與意識相應,無覺無觀。捨此身後,生於少淨天、無量淨天、?淨天。
四禪天僅有意識,出入息寂滅,唯捨受與之相應。捨此身後,生於無雲天、福生天、廣果天、無煩天、無熱天、善見天、善現天、色究竟天、無想天。
四種禪定
「四禪定」又名四靜慮,為內外道共修,超欲界,生色界,四禪是由十八種功德支持,總體稱為「四禪十八支」。
初禪的前行有:粗住安住、端身、攝心,氣息調和,覺此心路,泯泯澄淨,怗怗穩穩,其心在緣居,然不馳散。細住由此粗住心後,怗怗勝前。欲界定由細住後一兩日或一兩月,豁爾心地做一分開明,我身如雲如影,爽爽空淨,雖空淨猶見身心之相,未有內定之功德。未到定從欲界定之心後,泯然一轉,不見欲界定中之身、首、衣服、床舖,猶如虛空,此時性障猶在,未入初禪。
四種禪定特相
四種禪定之特相如下:初禪特相由未到定,身心豁虛空寂,內不見身,外不見物。如是或經一日乃至一月一年,定心不壞,則於此定中,即覺自心微微動搖,或感微癢。即發動色界之四大極微與欲界之四大極微轉換,而起八觸十功德。
八觸者,即為動、癢、輕、重、冷、暖、濕、滑。欲得禪定時,色界極微入於欲界極微,而相替,地水火風狂亂而如此發動也,若不知此等法相之人,驟起驚怖,以為發病,馳迴不已,遂亂血道,真為狂氣矣,不可不知也。
十功德者,八觸的每一觸,均具十功德,亦名十眷屬;即是與空、明、定、智、善心、柔軟、喜、樂、解脫、境界等相應。
《顯揚聖教論》卷十九云:初禪可對治貪、苦、憂、犯戒、散亂等五障,遠離欲愛,心能寂靜審慮,住於有尋、伺、喜、樂之情態。
初禪具五支:覺(尋);觀(伺);喜(離欲界惡,心喜受);樂(經部為眼、耳、身之三識的樂受,有部不許定中有眼、耳、身之三識,僅有意識,故為輕安樂,非樂受也);一心(心一境,離欲界而生色界的離生喜樂地)。《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云:五支中的尋及伺為對治支,喜及樂為利益支,心一境為自性支。二禪特相呵棄初禪之覺、觀(尋、伺),二禪、三禪、四禪無八觸十功德,已轉欲界為色界。二禪離尋、伺,住於信相明淨喜樂之情態,可對治初禪之貪、尋伺、苦、掉、定下劣性等五障。
二禪具四支:內淨(《俱舍論》以為五根中之信根,深信受勝實之功也,淨為信相,故曰淨;屬心故內);喜;樂(意識功能,是輕安樂,非樂受);一心(定,此為色界的定生喜樂地)。在此四支中的內淨為對治支,喜與樂為利益支,心一境為自性支。三禪特相呵棄二禪之喜受而得。三禪離喜、樂,具正念、正知,住於自地之妙樂。可對治二禪之貪、喜、踴躍、定下劣性等四障。
三禪具五支為:捨(行捨之心所而非捨受,捨前之輕安,住不苦不樂);念(三禪之樂極勝,為不染著,故要正念,離邪念之心所);慧(三禪之樂極勝,為不染著,故要正慧,離邪慧惡見之心所);樂(意識之樂,離二禪之喜樂,尚有自地之喜樂);一心(寂然在定,心一境性,此為色界的離喜妙樂地)。在此五支之中的捨、正念、正知(慧)三支為對治支,樂為利益支,一心為自性支。
四禪特相呵棄三襌之樂受而得。四禪脫離身心之樂,住於不苦不樂,名為極善清淨。可對治入出息以及三禪之貪、樂、樂作意、定下劣性等五障。
四禪具四支為:非苦非樂(中受,非為五受中的捨受);行捨(捨第三禪之喜樂,非憂悔也,住平等心所,非苦非樂);念(念下地之過,自己之功德長養之,念清淨即為捨念極善清淨);一心(心一境性,猶如鐘,猶如清水,此為色界的捨念清淨地)。在此四支中的捨清淨及念清淨為對治支,不苦不樂受為利益支,一心為自性支。
初、二、三禪為有動定,尚有尋、伺、苦、樂、憂、喜、入息、出息等八災患故;四禪為不動定,非為八災患所動故。
世間四禪定亦為修出世禪的共道:(一)四禪定為四無量心之依地,喜無量心,為喜受攝,故依初;二靜慮;餘三慈悲捨的無量心,總依六地,離瞋害等四障。(二)四禪定為八解脫之依地,八解脫、八勝處、十一切處的三法,為遠離三界貪愛之出世間禪。八解脫的初二解脫,依初二靜慮及未至之中間;第三淨解脫,依第四靜慮;此外的五解脫依四無色定及滅受想定。(三)四禪定為八勝處之依地,初四勝處依初二靜慮,後四勝處依第四靜慮。
八解脫為十一切處(十遍處)之依地,即是地、水、火、風、空、識之六大,青、黃、赤、白之四顯色;前八項為八解脫中的第三淨解脫,以無貪為體。依第四靜慮可緣欲界之假四大及四境之色;後二者順次以無色界之空無邊及識無邊為自性,以各別自地的四蘊為境。
四空處定
「四空定」又名四無色定。此四空處,於五蘊中無依報之色蘊國土,唯正報之受、想、行、識四蘊的假合而無色身,唯依不相應法的命根、眾同分之相續。下面說明四種無色界的四空處定:空無邊處定厭離第四禪的染法,捨色想而緣無邊之處空心,與空無邊相應。識無邊處定厭離空無邊處之染法,捨其虛空,緣內識,心識無邊,心與識無邊相應。無所有處定厭離其識,更觀心識無所有,心與無所有相應。非想非非想處定前之第二識處是有想,第三無所有處是無想。至此第四,捨前之有想故名非想,捨前之無想,故名非非想。又因其已無粗想故曰非想,非無細想故曰非非想。行者於此定中,如癡、如醉、如眠、如暗,無所愛樂,泯然寂絕,清淨無為。
三等至
世出世間共有「三等至」,亦名三禪定:味等至又名味定。與愛相應,愛與定相似,定者於所緣境流注相續,味著其境,故名味等至。乃是有漏的世間定。淨等至又名淨定。與無貪等之白淨法相應,起有漏世間之諸禪定。此善之有漏定、有垢、有濁、有毒、有刺﹔雖然有漏有過失,卻有少分之淨。此與煩惱相違,引發無漏之勝義、順於聖道,為無漏之眷屬故。無漏等至又名無漏定。是出世間定,不緣愛,無味著,是最高極妙的善定。得此定已,則心不動不散,能起無漏真正之智力。
四禪四空為八等至。以此三等至配八等至,前七等至,皆可有此三等至,唯第八等至(非想非非想處)由於昧劣,不起無漏等至,僅有味等至、淨等至。
三三摩地
禪定又名「等持」,亦稱三摩地,有兩大類:(一)以尋伺相配而言:
1.有尋有伺三摩地,初靜慮及未至定所攝。
2.唯尋無伺三摩地,中間靜慮攝。
3.無尋無伺三摩地,第二靜慮之近分定,以上諸定至非想非非想處定攝。(二)以等持相應具起之行相而言,即為三三摩地,亦名三解脫門:
1.空三摩地,與四諦、十六行相(八忍八智)中之苦諦下的空行相及非我行相,相應之等持。以空行相,空我所見;以非我行相,空我見。對治有身見者。
2.無相三摩地,與滅諦下之滅行相、靜行相、妙行相、離行相,相應之等持,即緣滅諦涅槃之法;涅槃者,無十相故。無十相即為無色、聲、香、味、觸之五境;無男、女之二相;無生、異、滅之三有相,故名無相。
3.無願三摩地,與集諦下之因、集、生、緣之四行相,道諦下之道、如、行、出之四相,苦諦下之非常、苦之二相,相應之等持。
禪定與七加行位
禪定與「七加行位」之關係:三賢、四善根,合為七加行,又名七方便,修此而發無漏智。因定起智,以智斷惑,以無漏智證得聖果。但在到達聖果之前,必須有漏之方便道。修道之前,以智斷惑,以無漏智證得聖果。先要身器清淨:(一)身心遠離,身離惡友,心離不善尋伺。(二)喜足少欲,飲食、衣服、喜足、少欲、無貪。(三)住四聖諦,1.衣服喜足聖種;2.飲食喜足聖種;3.臥具喜足聖種;4.樂斷煩惱、樂修聖道聖種。前三項為助道之生具(止貪),第四項為助道之事業(滅貪)。
三賢位為外凡,四善根為內凡。外凡位為散善,唯在欲界;內凡位為定善,必起色界之定。三惡趣無般若,欲界諸天不知厭苦,不屬外凡三賢位。無色定不為見道所依,故亦不順內凡四善根位。色界定之中,上三近分定,亦非見道所依,不順四善根。四根本定的四靜慮、未至定與中間定,合為六地,為四善根所依。無漏道的前方便,須以欲界身修,見道亦修欲界身。若無欲界身,不知厭苦(非生理心理之痛苦,乃不滿足現實的生存狀態),以有欲界身,厭苦心強烈,向上心亦強烈,故易為道器。
三賢外凡位
何謂「三賢外凡位」:(一)五停心是修止(奢摩地),有不淨觀,對治貪婪心;慈悲觀,對治瞋恚心;緣起觀又名十二因緣觀,對治愚癡心;界分別觀,觀身心為六大和合,對治我執之見;數息觀,對治散亂心。(二)四念住又名四念處,其有別相及總相,別相念住是修觀(毘婆舍那)。四念住以空慧為體,能以慧力使念住於所觀之處。順著四念住,對治四顛倒見之方法有: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又分有自相別觀及共相別觀的兩種:
1.自相別觀者,觀身、受、心、法的各各自性。身之自性是四大種與四大所造色;受之自性是領納違、順、俱非之境的心所;心之自性是由六識心王集起者;法之自性是除了身、受、心之外,基於其他諸法所行之方法。
2.共相別觀者,觀身、受、心、法之共相,其各各皆為觀非常、苦、空、非我之方法。觀身是有為法,一切有為法皆是非常的;一切有漏法都是苦的;一切法同為空的,又是非我的。觀心、觀受、觀法,亦皆相同。(三)四念住的總相念住,也是修觀。以自相及共相觀之,又有雜緣及不雜緣之分。
雜緣是「法」念住,須雜身等念住來觀。不雜緣是身、受、心之三念住,不須雜緣其他念住而觀。換言之,法念住是雜緣,身受心的三念住是不雜他緣即可觀的。總相念住,是從雜緣身、受、心、法,進一步,總緣此四境,是非常、苦、空、非我的觀位。乃為四諦觀之初門,僅修四行相,不過是觀苦諦之一境而已。
四善根內凡位
何謂「四善根內凡位」:(一)煖法:修了總相念住後所生之善根。有下中上的三品,皆具觀苦、集等四聖諦,修苦、空等十六行相「八忍八智」之位。入此位者,縱然退墮所得煖法,斷善造無間業,墮於惡道,流轉生死,不久之後,必到涅槃,已得聖火將生之前相故。(二)頂法:是煖法上品後念所生之善根。亦有下中上三品,皆具觀四諦修十六行相。譬如上到山頂,乃進退之中間,或進而上忍位,或退而下於煖位,位至忍法已上,便無退法。(三)忍法:生於頂法上品之後念。亦有下中上三品,忍可決定四聖諦,為最勝之位。1.下忍,具觀四諦行十六行相如前,則無畢竟墮於三惡道者;2.中忍,由是漸滅所緣之諦滅能緣之行相,謂之滅緣滅行,僅留欲界苦諦下之一行相;3.上忍,觀前所餘苦諦下苦之一行相,故此上忍位僅為一剎那間。(四)世第一法:生於上忍後念之善根,僅為一剎那間,故無下中上三品,與上忍位同,觀苦諦苦之一行相,世間有漏法中無超於此觀智者,故名世第一法。此位僅是一剎那的無間位,必生無漏智,入於見道位,離凡夫位而入聖位。
見道位
《俱舍論》是十六心相見道,《成唯識論》則是三心相見道:(一)觀生空而起斷粗大煩惱障之智。(二)觀法空而起斷所知障之智。(三)合觀二空而起合觀微細二障之智。
六度中的禪波羅蜜,本為大乘禪法,本文為了探其淵源,故將凡夫禪及小乘禪,一併介紹如前。至於大乘禪及如來祖師禪,內容深廣,宜有專書討論,本文暫不涉略。
《大品般若經》序品第一云:「菩薩摩訶薩,以不住法住般若波羅蜜中,……不亂不味故,應具足禪那波羅蜜。」禪那波羅蜜,亦名靜慮度,或名禪度無極,能對治亂意,攝持內意。
四類禪
依據宗密的《禪源諸詮集都序》卷上之一,禪有五種層次:外道禪、凡夫禪、小乘禪;大乘禪,以及最上乘的如來禪:外道禪是帶異計,欣上厭下而修者。凡夫禪四禪八定,從尋、伺、喜、樂而入定,再一層層捨下而求上,至最高無色定的非想非非想處為止。正信因果,亦以欣厭而修者。小乘禪是從四禪四無色定,而修七方便的五停心、別相念、總相念、煖頂、忍、世第一法,亦名七賢位,由此而入初果見道位。是為悟我空偏真之理而修者。
大乘禪亦名三昧;有無量三昧,均可能納入大乘禪定。天臺宗智者大師在《摩訶止觀》卷二將它們彙整成四種:常坐三昧;常行三昧;半行半坐三昧;非行非坐三昧。是為悟我法二空所顯之真理而修者。最上乘禪又名如來禪、祖師禪,即是中國禪宗的頓悟法門,臨濟宗用參話頭,曹洞宗用默照,都是屬於如來上上禪法。亦名一行三昧、真如三昧,頓悟自心本來清淨,此心即佛。
四禪天
「四禪天」是由修靜慮而生。以下介紹四種禪天的層次:初禪天於六識之中,無鼻、舌二識,語言寂滅。僅有眼、耳、身、意四識,有喜受、樂受,無覺無觀。捨此身後,生於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二禪天無鼻、舌、眼、耳、身等五識,僅有意識,怡悅之相粗大。喜受及捨受與意識相應,無覺無觀。捨此身後,生於少光天、無量光天、極光淨(光音)天。三禪天僅有意識,怡悅之相淨妙,喜心寂滅。樂受、捨受與意識相應,無覺無觀。捨此身後,生於少淨天、無量淨天、?淨天。
四禪天僅有意識,出入息寂滅,唯捨受與之相應。捨此身後,生於無雲天、福生天、廣果天、無煩天、無熱天、善見天、善現天、色究竟天、無想天。
四種禪定
「四禪定」又名四靜慮,為內外道共修,超欲界,生色界,四禪是由十八種功德支持,總體稱為「四禪十八支」。
初禪的前行有:粗住安住、端身、攝心,氣息調和,覺此心路,泯泯澄淨,怗怗穩穩,其心在緣居,然不馳散。細住由此粗住心後,怗怗勝前。欲界定由細住後一兩日或一兩月,豁爾心地做一分開明,我身如雲如影,爽爽空淨,雖空淨猶見身心之相,未有內定之功德。未到定從欲界定之心後,泯然一轉,不見欲界定中之身、首、衣服、床舖,猶如虛空,此時性障猶在,未入初禪。
四種禪定特相
四種禪定之特相如下:初禪特相由未到定,身心豁虛空寂,內不見身,外不見物。如是或經一日乃至一月一年,定心不壞,則於此定中,即覺自心微微動搖,或感微癢。即發動色界之四大極微與欲界之四大極微轉換,而起八觸十功德。
八觸者,即為動、癢、輕、重、冷、暖、濕、滑。欲得禪定時,色界極微入於欲界極微,而相替,地水火風狂亂而如此發動也,若不知此等法相之人,驟起驚怖,以為發病,馳迴不已,遂亂血道,真為狂氣矣,不可不知也。
十功德者,八觸的每一觸,均具十功德,亦名十眷屬;即是與空、明、定、智、善心、柔軟、喜、樂、解脫、境界等相應。
《顯揚聖教論》卷十九云:初禪可對治貪、苦、憂、犯戒、散亂等五障,遠離欲愛,心能寂靜審慮,住於有尋、伺、喜、樂之情態。
初禪具五支:覺(尋);觀(伺);喜(離欲界惡,心喜受);樂(經部為眼、耳、身之三識的樂受,有部不許定中有眼、耳、身之三識,僅有意識,故為輕安樂,非樂受也);一心(心一境,離欲界而生色界的離生喜樂地)。《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云:五支中的尋及伺為對治支,喜及樂為利益支,心一境為自性支。二禪特相呵棄初禪之覺、觀(尋、伺),二禪、三禪、四禪無八觸十功德,已轉欲界為色界。二禪離尋、伺,住於信相明淨喜樂之情態,可對治初禪之貪、尋伺、苦、掉、定下劣性等五障。
二禪具四支:內淨(《俱舍論》以為五根中之信根,深信受勝實之功也,淨為信相,故曰淨;屬心故內);喜;樂(意識功能,是輕安樂,非樂受);一心(定,此為色界的定生喜樂地)。在此四支中的內淨為對治支,喜與樂為利益支,心一境為自性支。三禪特相呵棄二禪之喜受而得。三禪離喜、樂,具正念、正知,住於自地之妙樂。可對治二禪之貪、喜、踴躍、定下劣性等四障。
三禪具五支為:捨(行捨之心所而非捨受,捨前之輕安,住不苦不樂);念(三禪之樂極勝,為不染著,故要正念,離邪念之心所);慧(三禪之樂極勝,為不染著,故要正慧,離邪慧惡見之心所);樂(意識之樂,離二禪之喜樂,尚有自地之喜樂);一心(寂然在定,心一境性,此為色界的離喜妙樂地)。在此五支之中的捨、正念、正知(慧)三支為對治支,樂為利益支,一心為自性支。
四禪特相呵棄三襌之樂受而得。四禪脫離身心之樂,住於不苦不樂,名為極善清淨。可對治入出息以及三禪之貪、樂、樂作意、定下劣性等五障。
四禪具四支為:非苦非樂(中受,非為五受中的捨受);行捨(捨第三禪之喜樂,非憂悔也,住平等心所,非苦非樂);念(念下地之過,自己之功德長養之,念清淨即為捨念極善清淨);一心(心一境性,猶如鐘,猶如清水,此為色界的捨念清淨地)。在此四支中的捨清淨及念清淨為對治支,不苦不樂受為利益支,一心為自性支。
初、二、三禪為有動定,尚有尋、伺、苦、樂、憂、喜、入息、出息等八災患故;四禪為不動定,非為八災患所動故。
世間四禪定亦為修出世禪的共道:(一)四禪定為四無量心之依地,喜無量心,為喜受攝,故依初;二靜慮;餘三慈悲捨的無量心,總依六地,離瞋害等四障。(二)四禪定為八解脫之依地,八解脫、八勝處、十一切處的三法,為遠離三界貪愛之出世間禪。八解脫的初二解脫,依初二靜慮及未至之中間;第三淨解脫,依第四靜慮;此外的五解脫依四無色定及滅受想定。(三)四禪定為八勝處之依地,初四勝處依初二靜慮,後四勝處依第四靜慮。
八解脫為十一切處(十遍處)之依地,即是地、水、火、風、空、識之六大,青、黃、赤、白之四顯色;前八項為八解脫中的第三淨解脫,以無貪為體。依第四靜慮可緣欲界之假四大及四境之色;後二者順次以無色界之空無邊及識無邊為自性,以各別自地的四蘊為境。
四空處定
「四空定」又名四無色定。此四空處,於五蘊中無依報之色蘊國土,唯正報之受、想、行、識四蘊的假合而無色身,唯依不相應法的命根、眾同分之相續。下面說明四種無色界的四空處定:空無邊處定厭離第四禪的染法,捨色想而緣無邊之處空心,與空無邊相應。識無邊處定厭離空無邊處之染法,捨其虛空,緣內識,心識無邊,心與識無邊相應。無所有處定厭離其識,更觀心識無所有,心與無所有相應。非想非非想處定前之第二識處是有想,第三無所有處是無想。至此第四,捨前之有想故名非想,捨前之無想,故名非非想。又因其已無粗想故曰非想,非無細想故曰非非想。行者於此定中,如癡、如醉、如眠、如暗,無所愛樂,泯然寂絕,清淨無為。
三等至
世出世間共有「三等至」,亦名三禪定:味等至又名味定。與愛相應,愛與定相似,定者於所緣境流注相續,味著其境,故名味等至。乃是有漏的世間定。淨等至又名淨定。與無貪等之白淨法相應,起有漏世間之諸禪定。此善之有漏定、有垢、有濁、有毒、有刺﹔雖然有漏有過失,卻有少分之淨。此與煩惱相違,引發無漏之勝義、順於聖道,為無漏之眷屬故。無漏等至又名無漏定。是出世間定,不緣愛,無味著,是最高極妙的善定。得此定已,則心不動不散,能起無漏真正之智力。
四禪四空為八等至。以此三等至配八等至,前七等至,皆可有此三等至,唯第八等至(非想非非想處)由於昧劣,不起無漏等至,僅有味等至、淨等至。
三三摩地
禪定又名「等持」,亦稱三摩地,有兩大類:(一)以尋伺相配而言:
1.有尋有伺三摩地,初靜慮及未至定所攝。
2.唯尋無伺三摩地,中間靜慮攝。
3.無尋無伺三摩地,第二靜慮之近分定,以上諸定至非想非非想處定攝。(二)以等持相應具起之行相而言,即為三三摩地,亦名三解脫門:
1.空三摩地,與四諦、十六行相(八忍八智)中之苦諦下的空行相及非我行相,相應之等持。以空行相,空我所見;以非我行相,空我見。對治有身見者。
2.無相三摩地,與滅諦下之滅行相、靜行相、妙行相、離行相,相應之等持,即緣滅諦涅槃之法;涅槃者,無十相故。無十相即為無色、聲、香、味、觸之五境;無男、女之二相;無生、異、滅之三有相,故名無相。
3.無願三摩地,與集諦下之因、集、生、緣之四行相,道諦下之道、如、行、出之四相,苦諦下之非常、苦之二相,相應之等持。
禪定與七加行位
禪定與「七加行位」之關係:三賢、四善根,合為七加行,又名七方便,修此而發無漏智。因定起智,以智斷惑,以無漏智證得聖果。但在到達聖果之前,必須有漏之方便道。修道之前,以智斷惑,以無漏智證得聖果。先要身器清淨:(一)身心遠離,身離惡友,心離不善尋伺。(二)喜足少欲,飲食、衣服、喜足、少欲、無貪。(三)住四聖諦,1.衣服喜足聖種;2.飲食喜足聖種;3.臥具喜足聖種;4.樂斷煩惱、樂修聖道聖種。前三項為助道之生具(止貪),第四項為助道之事業(滅貪)。
三賢位為外凡,四善根為內凡。外凡位為散善,唯在欲界;內凡位為定善,必起色界之定。三惡趣無般若,欲界諸天不知厭苦,不屬外凡三賢位。無色定不為見道所依,故亦不順內凡四善根位。色界定之中,上三近分定,亦非見道所依,不順四善根。四根本定的四靜慮、未至定與中間定,合為六地,為四善根所依。無漏道的前方便,須以欲界身修,見道亦修欲界身。若無欲界身,不知厭苦(非生理心理之痛苦,乃不滿足現實的生存狀態),以有欲界身,厭苦心強烈,向上心亦強烈,故易為道器。
三賢外凡位
何謂「三賢外凡位」:(一)五停心是修止(奢摩地),有不淨觀,對治貪婪心;慈悲觀,對治瞋恚心;緣起觀又名十二因緣觀,對治愚癡心;界分別觀,觀身心為六大和合,對治我執之見;數息觀,對治散亂心。(二)四念住又名四念處,其有別相及總相,別相念住是修觀(毘婆舍那)。四念住以空慧為體,能以慧力使念住於所觀之處。順著四念住,對治四顛倒見之方法有: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又分有自相別觀及共相別觀的兩種:
1.自相別觀者,觀身、受、心、法的各各自性。身之自性是四大種與四大所造色;受之自性是領納違、順、俱非之境的心所;心之自性是由六識心王集起者;法之自性是除了身、受、心之外,基於其他諸法所行之方法。
2.共相別觀者,觀身、受、心、法之共相,其各各皆為觀非常、苦、空、非我之方法。觀身是有為法,一切有為法皆是非常的;一切有漏法都是苦的;一切法同為空的,又是非我的。觀心、觀受、觀法,亦皆相同。(三)四念住的總相念住,也是修觀。以自相及共相觀之,又有雜緣及不雜緣之分。
雜緣是「法」念住,須雜身等念住來觀。不雜緣是身、受、心之三念住,不須雜緣其他念住而觀。換言之,法念住是雜緣,身受心的三念住是不雜他緣即可觀的。總相念住,是從雜緣身、受、心、法,進一步,總緣此四境,是非常、苦、空、非我的觀位。乃為四諦觀之初門,僅修四行相,不過是觀苦諦之一境而已。
四善根內凡位
何謂「四善根內凡位」:(一)煖法:修了總相念住後所生之善根。有下中上的三品,皆具觀苦、集等四聖諦,修苦、空等十六行相「八忍八智」之位。入此位者,縱然退墮所得煖法,斷善造無間業,墮於惡道,流轉生死,不久之後,必到涅槃,已得聖火將生之前相故。(二)頂法:是煖法上品後念所生之善根。亦有下中上三品,皆具觀四諦修十六行相。譬如上到山頂,乃進退之中間,或進而上忍位,或退而下於煖位,位至忍法已上,便無退法。(三)忍法:生於頂法上品之後念。亦有下中上三品,忍可決定四聖諦,為最勝之位。1.下忍,具觀四諦行十六行相如前,則無畢竟墮於三惡道者;2.中忍,由是漸滅所緣之諦滅能緣之行相,謂之滅緣滅行,僅留欲界苦諦下之一行相;3.上忍,觀前所餘苦諦下苦之一行相,故此上忍位僅為一剎那間。(四)世第一法:生於上忍後念之善根,僅為一剎那間,故無下中上三品,與上忍位同,觀苦諦苦之一行相,世間有漏法中無超於此觀智者,故名世第一法。此位僅是一剎那的無間位,必生無漏智,入於見道位,離凡夫位而入聖位。
見道位
《俱舍論》是十六心相見道,《成唯識論》則是三心相見道:(一)觀生空而起斷粗大煩惱障之智。(二)觀法空而起斷所知障之智。(三)合觀二空而起合觀微細二障之智。
六度中的禪波羅蜜,本為大乘禪法,本文為了探其淵源,故將凡夫禪及小乘禪,一併介紹如前。至於大乘禪及如來祖師禪,內容深廣,宜有專書討論,本文暫不涉略。
六波羅密聖嚴法師講記_精進波羅蜜
精進波羅蜜
精進波羅蜜又稱精進度、進度、精進度無極,就是對治懈怠,生長善法,勇猛精進的修諸善法。「精進」就是身體勤勞、不懈怠。在《大品般若經》序品第一云:「菩薩摩訶薩……身心精進,不懈怠故,應具足毘梨耶波羅蜜(viryap?ramit?)。」
釋迦牟尼佛及彌勒佛同時發菩提心,但是彌勒佛在早期比較懈怠,因此,他要在釋迦佛成佛之後的五十六億萬年,才能成佛。雖然成佛的早晚並無多大關係,可是成佛也因精進及懈怠,而有早有遲。
精進與發願
精進是要發大願的,如果不發願,精進的心就提不起來。多半的人嘴上說著要努力,心裡也是這麼想著,但就是沒有辦法做得到。往往當身體稍微有些不舒服,或是疲倦時,馬上會說:「還是等我把身體養好了之後再努力吧!」如果是這個樣子,我們隨時可以藉許多理由來說服自己不要精進。
有一個懶惰的人,他一年到頭都希望讀書,可是都讀不了書。在春天時,他說像這樣春光明媚的好天氣,不去玩多可惜;夏天到了,天氣這麼熱,怎麼讀得下書;到了秋天,正該舒舒服服地享受這秋高氣爽的好天氣;冬天到時,又快過年了,讀書還是等明年再說吧。這就是中國人說的:「春天不是讀書天,夏日炎炎正好眠,過了秋天冬又到,收拾收拾好過年!」
有了精進心的人,他的心理一定是健康的,即使身體有病,經常還是法喜充滿;沒有精進心的人,就算身體沒病,他的心理卻是有病的,因為他的煩惱一定很多。因此,精進對學佛的人來講,是非常重要的,《大智度論》卷八十一就提到身、心的精進:身精進──如法致財,而用於布施。心精進──斷慳貪瞋恚等之惡心,而不使得入。
《大智度論》卷十六又有:身精進者,勤修布施、持戒、誦法言、修福德。心精進者,忍辱、禪定、智慧;自初發心乃至得無生法忍,捨肉身,證法性身乃至成佛。
精進者,當發菩提心,就是發的無上願心,也就是說,必須要在多少時間內,完成一個目標。為了達成目標,就不要管自己的身體是否健康,是否有阻力,都一定要風雨無阻地做到。
目標有大有小,小的目標是每天要完成什麼?大的目標是在一生之中要完成什麼?最大的目標,則是在多生多劫的時間之內一定要成佛;或者並不一定要成佛,而是永遠救度無量的眾生。發了願之後,自然就不會懈怠了。
一個人的體力和時間,是很有限的,能夠發揮的力量卻是無限的。這不是很奇怪嗎?有限的小小身體,怎麼會有無限的力量呢?這就是由於有了精進心之後,努力地去做,多努力就有多的成就,少努力就只有少的成就,不努力就不會有成就。這不是要跟別人比,而是盡自己的全力去努力。此時,你會驚奇地發現,怎麼會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完成了這麼多的事、做了這麼多的服務工作?這都是靠精進力,而能以有限達成無限的功能。
我的弟子們,有人有時候很精進,有時候卻很懈怠,當他們懈怠時,若分配較多的工作給他時,他會說:「師父啊!這個工作我是做不來的,不要給我好嗎?」我說:「你要行菩薩道啊!」
他又回說:「師父!地藏菩薩要度了最後一個眾生之後再成佛,所以我還是先做眾生,讓菩薩們來度我好了,因為我發不了這麼大的願啊!」唉!這種人只能讓別人照顧,自己又常常在自怨自哀中,實在是很可憐的,那就是因為精進心不夠。
事實上,我們出家人應該是被甲精進、廣修善法、利益眾生的,能有機會將自己所修學的佛法,分享給所有的眾生,應當感恩才對。
三種精進
《成唯識論》九卷,則列出三種精進:被甲精進被寶甲而不怖畏種種難行;難行能行,願力無窮。像是身上穿了盔甲的人,萬人無敵,在他的面前,是沒有任何困難、任何恐懼,只要勇猛地往前走。我遇過有些人,在我準備給他一個任務時,還沒有開始做,已經在抱怨、叫苦了,真是沒有出息!應該是在接了任務之後,也要準備接受任何困難,好好地學習,在學習中把問題解決,這是對自己的一份成長,能這樣想就是精進心。攝善精進勤修一切善法而永不疲倦,如同〈四弘誓願〉所說:「法門無量誓願學」,對修行四聖諦、八正道、三十七道品、六波羅蜜等所有的法門,全力以赴,永不疲倦。有些人學佛沒有幾天,就覺得自己還沒有準備好,還是先暫停,等年老退休之後再來修行吧。
這就像是已經搭上了一班車,又認為這輛車子不是該我上的,還是等下一班再上吧!可是,下班車什麼時候來?能不能搭上車?一點把握也沒有。相反的,精進的人只要有任何一個修行因緣的車子在他面前,不論是用跑的、跟的、爬的,甚至幾乎是跟不上,也緊抓著車尾不放向前衝。要有這樣的精神,才能算是精進。利樂精進勤化眾生永不疲倦,就是「眾生無邊誓願度」。菩薩為了救度眾生,可以上天堂、下地獄,不斷地追著他。但是,度眾生不是要去困擾他、佔有他,也不是讓他感到恐懼不方便,而是要使他成長。
六種精進
精進對一個修學佛法或是發了菩提心的人來說,是很重要的。在三十七道品中分成七個項目,每個項目都有精進。例如修習四念住,就是用四正勤來修,在《大乘莊嚴論》卷八中,有六種精進:增減精進未斷之惡令斷,已斷之惡令不復起;未修之善令修,已修之善令增長。此四正勤,就是精進勤勞修習四種道法。增上精進由信、精進、念、定、慧等五根,解脫法由此增上。捨障精進由信、精進、念、定、慧等五力,所有的障礙由此不能礙。入真精進由擇法、精進、喜、輕安、念、定、行捨等七覺支,由此建立見道。轉依精進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等八正道,由此修道而為究竟轉依之因。大利精進六波羅蜜之自利利他。
《大智度論》卷十六云:「是精進名心數法,勤行不住相,隨心行共心生,或有覺有觀,或無覺有觀,或無覺無觀,如阿毘曇法廣說,於一切善法中勤修不懈,是名精進相。」又提到七個項目,其中第一項至第六項是自利內修的解脫道,第七項則為自利利他的菩薩道:(一)於五根中,名精進根。(二)根增長名精進力。(三)心能開悟,名精進覺支,能到佛道涅槃城。(四)八正道中,是名正精進。(五)四念處中能勤繫心,是精進分。(六)四正勤是精進門;觀四如意足(四神足──欲、勤、心、觀中禪定修行)的欲精進,即是精進。(七)六波羅蜜中的精進波羅蜜,亦是精進。
《大智度論》卷十六又云:「為佛道精進,名為波羅蜜,諸餘善法中精進,但名精進,不名波羅蜜。」又說:「菩薩精進,不休不息,一心求佛道,如是行者,名為精進波羅蜜。」
經典中談精進
以下介紹經典中有關精進的記載:(一)《解深密經》卷四提到精進有三種:被甲精進;轉生善法加行精進;饒益有情加行精進。(二)《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十二將精進分為三種:被甲精進;方便精進;饒益有情精進。(三)梁譯《攝大乘論》卷二中分為三種:勤勇精進;加行精進;不下難壞無足精進。(四)《大乘莊嚴經論》卷八分為五種:弘誓精進──欲發起行動;發行精進──現行諸善;無下精進──得大果,無下體故;不動精進──能不為寒熱等苦動;無厭精進──不得少為足。(五)舊譯《華嚴經》(六十華嚴)卷二十四的十種精進:不轉精進;不捨精進;不染精進;不壞精進;不厭倦精進;廣大精進;無邊精進;猛利精進;無等等精進;救一切眾生精進。(六)《瑜伽師地論》卷四十二〈精進品〉的九種精進:自性精進;一切精進;難行精進;一切門精進;善士精進;一切種精進;遂求精進;此世他世樂精進;清淨精進。
精進波羅蜜又稱精進度、進度、精進度無極,就是對治懈怠,生長善法,勇猛精進的修諸善法。「精進」就是身體勤勞、不懈怠。在《大品般若經》序品第一云:「菩薩摩訶薩……身心精進,不懈怠故,應具足毘梨耶波羅蜜(viryap?ramit?)。」
釋迦牟尼佛及彌勒佛同時發菩提心,但是彌勒佛在早期比較懈怠,因此,他要在釋迦佛成佛之後的五十六億萬年,才能成佛。雖然成佛的早晚並無多大關係,可是成佛也因精進及懈怠,而有早有遲。
精進與發願
精進是要發大願的,如果不發願,精進的心就提不起來。多半的人嘴上說著要努力,心裡也是這麼想著,但就是沒有辦法做得到。往往當身體稍微有些不舒服,或是疲倦時,馬上會說:「還是等我把身體養好了之後再努力吧!」如果是這個樣子,我們隨時可以藉許多理由來說服自己不要精進。
有一個懶惰的人,他一年到頭都希望讀書,可是都讀不了書。在春天時,他說像這樣春光明媚的好天氣,不去玩多可惜;夏天到了,天氣這麼熱,怎麼讀得下書;到了秋天,正該舒舒服服地享受這秋高氣爽的好天氣;冬天到時,又快過年了,讀書還是等明年再說吧。這就是中國人說的:「春天不是讀書天,夏日炎炎正好眠,過了秋天冬又到,收拾收拾好過年!」
有了精進心的人,他的心理一定是健康的,即使身體有病,經常還是法喜充滿;沒有精進心的人,就算身體沒病,他的心理卻是有病的,因為他的煩惱一定很多。因此,精進對學佛的人來講,是非常重要的,《大智度論》卷八十一就提到身、心的精進:身精進──如法致財,而用於布施。心精進──斷慳貪瞋恚等之惡心,而不使得入。
《大智度論》卷十六又有:身精進者,勤修布施、持戒、誦法言、修福德。心精進者,忍辱、禪定、智慧;自初發心乃至得無生法忍,捨肉身,證法性身乃至成佛。
精進者,當發菩提心,就是發的無上願心,也就是說,必須要在多少時間內,完成一個目標。為了達成目標,就不要管自己的身體是否健康,是否有阻力,都一定要風雨無阻地做到。
目標有大有小,小的目標是每天要完成什麼?大的目標是在一生之中要完成什麼?最大的目標,則是在多生多劫的時間之內一定要成佛;或者並不一定要成佛,而是永遠救度無量的眾生。發了願之後,自然就不會懈怠了。
一個人的體力和時間,是很有限的,能夠發揮的力量卻是無限的。這不是很奇怪嗎?有限的小小身體,怎麼會有無限的力量呢?這就是由於有了精進心之後,努力地去做,多努力就有多的成就,少努力就只有少的成就,不努力就不會有成就。這不是要跟別人比,而是盡自己的全力去努力。此時,你會驚奇地發現,怎麼會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完成了這麼多的事、做了這麼多的服務工作?這都是靠精進力,而能以有限達成無限的功能。
我的弟子們,有人有時候很精進,有時候卻很懈怠,當他們懈怠時,若分配較多的工作給他時,他會說:「師父啊!這個工作我是做不來的,不要給我好嗎?」我說:「你要行菩薩道啊!」
他又回說:「師父!地藏菩薩要度了最後一個眾生之後再成佛,所以我還是先做眾生,讓菩薩們來度我好了,因為我發不了這麼大的願啊!」唉!這種人只能讓別人照顧,自己又常常在自怨自哀中,實在是很可憐的,那就是因為精進心不夠。
事實上,我們出家人應該是被甲精進、廣修善法、利益眾生的,能有機會將自己所修學的佛法,分享給所有的眾生,應當感恩才對。
三種精進
《成唯識論》九卷,則列出三種精進:被甲精進被寶甲而不怖畏種種難行;難行能行,願力無窮。像是身上穿了盔甲的人,萬人無敵,在他的面前,是沒有任何困難、任何恐懼,只要勇猛地往前走。我遇過有些人,在我準備給他一個任務時,還沒有開始做,已經在抱怨、叫苦了,真是沒有出息!應該是在接了任務之後,也要準備接受任何困難,好好地學習,在學習中把問題解決,這是對自己的一份成長,能這樣想就是精進心。攝善精進勤修一切善法而永不疲倦,如同〈四弘誓願〉所說:「法門無量誓願學」,對修行四聖諦、八正道、三十七道品、六波羅蜜等所有的法門,全力以赴,永不疲倦。有些人學佛沒有幾天,就覺得自己還沒有準備好,還是先暫停,等年老退休之後再來修行吧。
這就像是已經搭上了一班車,又認為這輛車子不是該我上的,還是等下一班再上吧!可是,下班車什麼時候來?能不能搭上車?一點把握也沒有。相反的,精進的人只要有任何一個修行因緣的車子在他面前,不論是用跑的、跟的、爬的,甚至幾乎是跟不上,也緊抓著車尾不放向前衝。要有這樣的精神,才能算是精進。利樂精進勤化眾生永不疲倦,就是「眾生無邊誓願度」。菩薩為了救度眾生,可以上天堂、下地獄,不斷地追著他。但是,度眾生不是要去困擾他、佔有他,也不是讓他感到恐懼不方便,而是要使他成長。
六種精進
精進對一個修學佛法或是發了菩提心的人來說,是很重要的。在三十七道品中分成七個項目,每個項目都有精進。例如修習四念住,就是用四正勤來修,在《大乘莊嚴論》卷八中,有六種精進:增減精進未斷之惡令斷,已斷之惡令不復起;未修之善令修,已修之善令增長。此四正勤,就是精進勤勞修習四種道法。增上精進由信、精進、念、定、慧等五根,解脫法由此增上。捨障精進由信、精進、念、定、慧等五力,所有的障礙由此不能礙。入真精進由擇法、精進、喜、輕安、念、定、行捨等七覺支,由此建立見道。轉依精進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等八正道,由此修道而為究竟轉依之因。大利精進六波羅蜜之自利利他。
《大智度論》卷十六云:「是精進名心數法,勤行不住相,隨心行共心生,或有覺有觀,或無覺有觀,或無覺無觀,如阿毘曇法廣說,於一切善法中勤修不懈,是名精進相。」又提到七個項目,其中第一項至第六項是自利內修的解脫道,第七項則為自利利他的菩薩道:(一)於五根中,名精進根。(二)根增長名精進力。(三)心能開悟,名精進覺支,能到佛道涅槃城。(四)八正道中,是名正精進。(五)四念處中能勤繫心,是精進分。(六)四正勤是精進門;觀四如意足(四神足──欲、勤、心、觀中禪定修行)的欲精進,即是精進。(七)六波羅蜜中的精進波羅蜜,亦是精進。
《大智度論》卷十六又云:「為佛道精進,名為波羅蜜,諸餘善法中精進,但名精進,不名波羅蜜。」又說:「菩薩精進,不休不息,一心求佛道,如是行者,名為精進波羅蜜。」
經典中談精進
以下介紹經典中有關精進的記載:(一)《解深密經》卷四提到精進有三種:被甲精進;轉生善法加行精進;饒益有情加行精進。(二)《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十二將精進分為三種:被甲精進;方便精進;饒益有情精進。(三)梁譯《攝大乘論》卷二中分為三種:勤勇精進;加行精進;不下難壞無足精進。(四)《大乘莊嚴經論》卷八分為五種:弘誓精進──欲發起行動;發行精進──現行諸善;無下精進──得大果,無下體故;不動精進──能不為寒熱等苦動;無厭精進──不得少為足。(五)舊譯《華嚴經》(六十華嚴)卷二十四的十種精進:不轉精進;不捨精進;不染精進;不壞精進;不厭倦精進;廣大精進;無邊精進;猛利精進;無等等精進;救一切眾生精進。(六)《瑜伽師地論》卷四十二〈精進品〉的九種精進:自性精進;一切精進;難行精進;一切門精進;善士精進;一切種精進;遂求精進;此世他世樂精進;清淨精進。
六波羅密聖嚴法師講記_忍辱波羅蜜
忍辱波羅蜜
「忍辱」在《大般若經》中叫做安忍,是安於忍耐。《大品般若經》序品第一云:「菩薩摩訶薩……心不動故,應具足羼提波羅蜜(kṣ?nti-p?ramit?)。」如何對治瞋恚,使心安住,亦名忍辱度無極。
三種忍
《解深密經》卷四及《成唯識論》卷九,無性的《攝大乘論釋》卷七,提到修三種忍:耐怨害忍是以無瞋為性,對怨家及傷害我們的人修忍辱行。是讓自己和對方不受傷害,即使受到傷害,也不去反擊,而是利用這個機會好好修行。這樣看起來似乎自己是吃虧了,事實上,只要「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前面還是有路可走的。這是成熟諸有情之轉因。安受苦忍是以精進為性,對一切苦楚困境修忍辱行。這不只是對人,而是對各種各樣苦難的情況,例如大風、大雨,大寒、大熱等,有的是天災,有的是人禍,還有身體四大不調,處於諸多痛苦的情況下而修忍辱行。這是菩薩成佛之因。諦察法忍是以慧為性,能審諦觀察諸法,三性三無性。一切現象都是無自性,都是空,所有的苦受、樂受,乃至不苦不樂的捨受,自性都是空的,這是法忍,也是前二忍的所依止處。
害忍、苦忍、法忍之中,第一種忍辱是比較容易的,修苦忍及法忍就困難多了。尤其法忍是最重要的,應該隨時隨地練習,並用它來對治前面兩種忍的阻力。因此,在用功修行時,應先耐怨害忍,再觀法的無常、無我、空。
或許有人要問,這個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是自私的,如果我們凡事都忍,忍到最後連自己都沒有了,這還能修行嗎?
在中國有一本書,叫《孫子兵法》,其中指出,最上乘的戰爭謀略,是不必打仗就能使得敵軍投降。事實上,高明的武術家,通常是不跟敵人比拳頭、比功夫,而是在受攻擊時,能毫不費力地用四兩撥千斤的方法,使得雙方都不會因此而傷亡。而佛教的忍辱也是如此,面對問題處理時,不是用暴力,而是用智慧來處理,以慈悲來化解。
從原始佛教的《阿含經》到大乘的許多經典,處處提到忍辱行。所謂忍辱行,就是慈悲與智慧,是積極的,絕非束手就縛,消極的等待著被攻擊。
《大智度論》中提到眾生忍及無生法忍。眾生忍是於一切的眾生,以慈悲心,不起瞋惱,縱使受害,也能不瞋不加報復;而無生法忍是安任於諸法因緣生,自性本是空的法理。又分法忍及生忍,法忍是於非心法的自然現象、生理現象,不起心法的瞋恚、憂愁等煩惱;生忍則是於人對己之恭敬供養,不執著;他人對己之瞋罵、打害、不生瞋恨。而在《菩薩地持經》中的安苦忍法,即是生忍;思惟解忍,即是法忍。
經典中談忍辱
以下介紹幾部經典中有關忍辱的記載:(一)《長阿含經》卷二十一〈戰鬥品〉云:「我於爾時,修習忍辱,不行卒暴,常亦稱讚能忍辱者。若有智之人,欲弘吾道者,當修忍默,勿懷忿諍。」(二)《增一阿含經》卷四十四〈十不善品〉云:「忍辱為第一,佛說無為最。」(三)《瑜伽師地論》卷五十七:「云何忍辱?謂由三種行相應知:一不忿怒、二不報怨、三不懷惡。」
(四)《攝大乘論本》卷二:「又能滅盡忿怒怨讎,及能善住自他安隱,故名為忍。」(五)《大乘莊嚴經論》卷八:「一不報,二耐,三智,此三次第是三忍自性。不報者是他毀忍自性,耐者是安苦忍自性,智者是觀法忍自性。」
在《優婆塞戒經》卷七,忍可分「世忍」及「出世忍」兩類。世忍就是忍饑、忍渴、忍寒、忍熱、忍苦、忍樂、忍勞、忍怨。而出世忍,是能忍信、戒、施、聞、智慧、正見無謬。修行佛法,一定要付出時間及努力,否則就得不到佛法的利益。因此,對佛法的修行,也是從忍開始,能忍難忍、能忍難施、能忍難作,能忍罵詈、能忍撾打、能忍惡口、能忍惡事。
事實上,在一切的學習過程中,不論是對家庭、事業、學問等,都是需要由忍來成就的。曾經有一個很胖的人來找我,他對自己的體重很苦惱,我勸他打坐、運動、慢跑。過了兩個星期之後他來找我說:「師父!我很累,我秤了一下並沒瘦多少,我想這跟運動、打坐是沒有什麼關係的,應該只要少吃一些就可以了,因為再這樣下去,我快要忍不住了!」我說:「我做和尚已有幾十年了,我也覺得沒多少進步,但是我還得繼續做下去,所以我勸你還是忍耐一下,繼續運動下去吧!」
沒有忍耐心,做任何事情都不會成功的。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忍辱,是最大的財富,如果當時我不能忍耐的話,今天我也不會成佛了!」在所有的宗教裡,唯有佛教徒與佛教徒之間,或佛教徒與其他宗教之間沒有戰爭,原因即是能忍。
菩薩四法
《思益梵天所問經》卷一云,四忍就是菩薩四法:得無生法忍一切諸法,自性空寂,本來不生,菩薩證忍此法,則能出毀犯禁戒之罪。得無滅忍一切諸法,本為無生,故今亦無滅,菩薩證忍此法,則能出毀犯禁戒之罪。得因緣忍一切諸法,皆依因緣和合而生,無有自性,菩薩證忍此法,則能出毀犯禁戒之罪。得無住忍不住著於諸法,菩薩證忍此無住之法,則能超出毀犯禁戒之罪。
忍辱的柔和性,能克剛強性。
我曾經看過一本武俠小說,有一個武功高強的壞人,他的劍法凌厲,所向無敵,他很高傲的認為天下沒有人可以打得過他。有一天他遇到一位和尚,這個和尚將他攔住,不讓他過去,他看和尚什麼武器也沒帶,於是將劍拔出,並且說道:「你不讓我過去,我的寶劍非得教你讓我過去不可!」只見和尚將腰帶一甩,柔軟的腰帶,竟將削鐵如泥的寶劍纏住了,這就是柔能克剛的道理!
「忍辱」在《大般若經》中叫做安忍,是安於忍耐。《大品般若經》序品第一云:「菩薩摩訶薩……心不動故,應具足羼提波羅蜜(kṣ?nti-p?ramit?)。」如何對治瞋恚,使心安住,亦名忍辱度無極。
三種忍
《解深密經》卷四及《成唯識論》卷九,無性的《攝大乘論釋》卷七,提到修三種忍:耐怨害忍是以無瞋為性,對怨家及傷害我們的人修忍辱行。是讓自己和對方不受傷害,即使受到傷害,也不去反擊,而是利用這個機會好好修行。這樣看起來似乎自己是吃虧了,事實上,只要「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前面還是有路可走的。這是成熟諸有情之轉因。安受苦忍是以精進為性,對一切苦楚困境修忍辱行。這不只是對人,而是對各種各樣苦難的情況,例如大風、大雨,大寒、大熱等,有的是天災,有的是人禍,還有身體四大不調,處於諸多痛苦的情況下而修忍辱行。這是菩薩成佛之因。諦察法忍是以慧為性,能審諦觀察諸法,三性三無性。一切現象都是無自性,都是空,所有的苦受、樂受,乃至不苦不樂的捨受,自性都是空的,這是法忍,也是前二忍的所依止處。
害忍、苦忍、法忍之中,第一種忍辱是比較容易的,修苦忍及法忍就困難多了。尤其法忍是最重要的,應該隨時隨地練習,並用它來對治前面兩種忍的阻力。因此,在用功修行時,應先耐怨害忍,再觀法的無常、無我、空。
或許有人要問,這個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是自私的,如果我們凡事都忍,忍到最後連自己都沒有了,這還能修行嗎?
在中國有一本書,叫《孫子兵法》,其中指出,最上乘的戰爭謀略,是不必打仗就能使得敵軍投降。事實上,高明的武術家,通常是不跟敵人比拳頭、比功夫,而是在受攻擊時,能毫不費力地用四兩撥千斤的方法,使得雙方都不會因此而傷亡。而佛教的忍辱也是如此,面對問題處理時,不是用暴力,而是用智慧來處理,以慈悲來化解。
從原始佛教的《阿含經》到大乘的許多經典,處處提到忍辱行。所謂忍辱行,就是慈悲與智慧,是積極的,絕非束手就縛,消極的等待著被攻擊。
《大智度論》中提到眾生忍及無生法忍。眾生忍是於一切的眾生,以慈悲心,不起瞋惱,縱使受害,也能不瞋不加報復;而無生法忍是安任於諸法因緣生,自性本是空的法理。又分法忍及生忍,法忍是於非心法的自然現象、生理現象,不起心法的瞋恚、憂愁等煩惱;生忍則是於人對己之恭敬供養,不執著;他人對己之瞋罵、打害、不生瞋恨。而在《菩薩地持經》中的安苦忍法,即是生忍;思惟解忍,即是法忍。
經典中談忍辱
以下介紹幾部經典中有關忍辱的記載:(一)《長阿含經》卷二十一〈戰鬥品〉云:「我於爾時,修習忍辱,不行卒暴,常亦稱讚能忍辱者。若有智之人,欲弘吾道者,當修忍默,勿懷忿諍。」(二)《增一阿含經》卷四十四〈十不善品〉云:「忍辱為第一,佛說無為最。」(三)《瑜伽師地論》卷五十七:「云何忍辱?謂由三種行相應知:一不忿怒、二不報怨、三不懷惡。」
(四)《攝大乘論本》卷二:「又能滅盡忿怒怨讎,及能善住自他安隱,故名為忍。」(五)《大乘莊嚴經論》卷八:「一不報,二耐,三智,此三次第是三忍自性。不報者是他毀忍自性,耐者是安苦忍自性,智者是觀法忍自性。」
在《優婆塞戒經》卷七,忍可分「世忍」及「出世忍」兩類。世忍就是忍饑、忍渴、忍寒、忍熱、忍苦、忍樂、忍勞、忍怨。而出世忍,是能忍信、戒、施、聞、智慧、正見無謬。修行佛法,一定要付出時間及努力,否則就得不到佛法的利益。因此,對佛法的修行,也是從忍開始,能忍難忍、能忍難施、能忍難作,能忍罵詈、能忍撾打、能忍惡口、能忍惡事。
事實上,在一切的學習過程中,不論是對家庭、事業、學問等,都是需要由忍來成就的。曾經有一個很胖的人來找我,他對自己的體重很苦惱,我勸他打坐、運動、慢跑。過了兩個星期之後他來找我說:「師父!我很累,我秤了一下並沒瘦多少,我想這跟運動、打坐是沒有什麼關係的,應該只要少吃一些就可以了,因為再這樣下去,我快要忍不住了!」我說:「我做和尚已有幾十年了,我也覺得沒多少進步,但是我還得繼續做下去,所以我勸你還是忍耐一下,繼續運動下去吧!」
沒有忍耐心,做任何事情都不會成功的。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忍辱,是最大的財富,如果當時我不能忍耐的話,今天我也不會成佛了!」在所有的宗教裡,唯有佛教徒與佛教徒之間,或佛教徒與其他宗教之間沒有戰爭,原因即是能忍。
菩薩四法
《思益梵天所問經》卷一云,四忍就是菩薩四法:得無生法忍一切諸法,自性空寂,本來不生,菩薩證忍此法,則能出毀犯禁戒之罪。得無滅忍一切諸法,本為無生,故今亦無滅,菩薩證忍此法,則能出毀犯禁戒之罪。得因緣忍一切諸法,皆依因緣和合而生,無有自性,菩薩證忍此法,則能出毀犯禁戒之罪。得無住忍不住著於諸法,菩薩證忍此無住之法,則能超出毀犯禁戒之罪。
忍辱的柔和性,能克剛強性。
我曾經看過一本武俠小說,有一個武功高強的壞人,他的劍法凌厲,所向無敵,他很高傲的認為天下沒有人可以打得過他。有一天他遇到一位和尚,這個和尚將他攔住,不讓他過去,他看和尚什麼武器也沒帶,於是將劍拔出,並且說道:「你不讓我過去,我的寶劍非得教你讓我過去不可!」只見和尚將腰帶一甩,柔軟的腰帶,竟將削鐵如泥的寶劍纏住了,這就是柔能克剛的道理!
六波羅密聖嚴法師講記_持戒波羅蜜
持戒波羅蜜
「戒」在佛教來說,基本的有五項,稱為五戒,如果不能全部受持,受持三條、四條也是可以的,願意受多少就算多少,這是和其他宗教不同的地方。受戒時有個「戒體」,戒體是特殊的名詞,為什麼菩薩戒可以一受永受,而聲聞戒只能一生受,這是因為戒體觀念的不同。
《大品般若經》序品第一云:「菩薩摩訶薩……罪不罪不可得故,應具足尸羅波羅蜜(śilap?ramit?)。」在《瓔珞》、《華嚴》、《文殊》、《梵網》諸經及《智論》、《唯識》、《瑜伽》諸論中,均提到聲聞四品戒及菩薩二品戒。
聲聞戒
聲聞戒屬於色法,小乘有部宗認為,色法即是在受戒時,身口二業有發顯之表色,以及依四大而生,以身口為緣,有防非止惡功能的,名為無作色、無表色。色法是物質的,當物質的身體死亡或消失,即使不捨戒,戒自然不存在,戒體也就沒有了。
聲聞戒有在家戒及出家戒,共有四種戒品。在家的五戒與八戒,出家的十戒與具足戒。在家戒又叫世間戒,重於身口二業的現行,《增一阿含經》卷二十〈聲聞品〉之一云,五戒得分分受,薩婆多部則不許分受五戒,《成實論》及《大智度論》許可隨分多少受,八戒則須全部受。
出家戒又叫出世間戒,身口意三業並重,必須要全部受。
有一次,我在東初禪寺看到目前旅居法國的越南籍禪師一行禪師的徒弟們,彼此見了面會互相擁抱,我問他:「出家人可以互相擁抱嗎?」一行禪師回答說:「我們出家人之間,只有同性可以擁抱,異性是不能擁抱的。」我問他為什麼一定要擁抱呢?他說:「這是表示親切、安慰的意思。」而且在歐美的社交禮儀中,也是一件極普通的事,所以當一行禪師要離開時,我也擁抱了他一下,他很開心地笑了起來。
事實上,照出家的比丘及比丘尼戒來說,不論同性或異性之間,都是不可以擁抱的,可是在西方社會中,大家都習慣以擁抱來表示親切,所以一行禪師還是有道理的。
至於我在我們的僧團,因為都是中國人,倒沒有這個必要,否則會讓持戒者批評我們。
菩薩戒
菩薩戒是屬於心法,《大乘唯識論》便指出,受戒時,有發動思之心所,此心所之種子相續,而有防非止惡的功能,為依於受戒時之表色作用而起之功能,故附於色之名,實為心法。心法直至成佛為止,都是存在的,它可以此生受了下一生再來受,或是這一生受了,覺得心已經不再堅固精進,可以增上受戒,使得心能夠再次熏習。
菩薩戒有十善戒及三聚淨戒的二種戒品。《大智度論》以十善戒為總相戒,其餘一切戒為別相戒。而三聚淨戒又分在家及出家兩種,是隨持聲聞戒而發大菩提心,那就是:攝律儀戒──大小乘一切律儀;攝善法戒──大小乘一切法門,如三十七道品、四攝、六度;攝眾生戒──以佛法饒益一切有情。三聚淨戒能對治惡業,清淨身心。
聲聞戒是以出離心為主,斷除欲望而出三界,菩薩戒則是以出離心為基礎,以菩提心為根本。在家與出家的出離心是不一樣的,在家的出離心,指的是雖然有眷屬、有財產、有事業,但是在擁有的當下要觀空;觀空就是知道一切均為因緣所生,並非是究竟的、永恆的、不變的,用這些暫時所擁有的資源來利益眾生,不佔為己有。因此,在家居士的出離心跟菩提心是相應心,沒有出離心,菩提心發不起來。
菩薩戒是以利益他人來做為利益自己的方法。我們每個人都是很自私的,所謂「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如果你能從照顧自己的家屬開始,擴及環境裡所有的人,用一切的資源來利益他們,就一定能受到他們的歡迎、擁護、回饋,如此才是真正的自利利他,而且是一本萬利。
「戒」在佛教來說,基本的有五項,稱為五戒,如果不能全部受持,受持三條、四條也是可以的,願意受多少就算多少,這是和其他宗教不同的地方。受戒時有個「戒體」,戒體是特殊的名詞,為什麼菩薩戒可以一受永受,而聲聞戒只能一生受,這是因為戒體觀念的不同。
《大品般若經》序品第一云:「菩薩摩訶薩……罪不罪不可得故,應具足尸羅波羅蜜(śilap?ramit?)。」在《瓔珞》、《華嚴》、《文殊》、《梵網》諸經及《智論》、《唯識》、《瑜伽》諸論中,均提到聲聞四品戒及菩薩二品戒。
聲聞戒
聲聞戒屬於色法,小乘有部宗認為,色法即是在受戒時,身口二業有發顯之表色,以及依四大而生,以身口為緣,有防非止惡功能的,名為無作色、無表色。色法是物質的,當物質的身體死亡或消失,即使不捨戒,戒自然不存在,戒體也就沒有了。
聲聞戒有在家戒及出家戒,共有四種戒品。在家的五戒與八戒,出家的十戒與具足戒。在家戒又叫世間戒,重於身口二業的現行,《增一阿含經》卷二十〈聲聞品〉之一云,五戒得分分受,薩婆多部則不許分受五戒,《成實論》及《大智度論》許可隨分多少受,八戒則須全部受。
出家戒又叫出世間戒,身口意三業並重,必須要全部受。
有一次,我在東初禪寺看到目前旅居法國的越南籍禪師一行禪師的徒弟們,彼此見了面會互相擁抱,我問他:「出家人可以互相擁抱嗎?」一行禪師回答說:「我們出家人之間,只有同性可以擁抱,異性是不能擁抱的。」我問他為什麼一定要擁抱呢?他說:「這是表示親切、安慰的意思。」而且在歐美的社交禮儀中,也是一件極普通的事,所以當一行禪師要離開時,我也擁抱了他一下,他很開心地笑了起來。
事實上,照出家的比丘及比丘尼戒來說,不論同性或異性之間,都是不可以擁抱的,可是在西方社會中,大家都習慣以擁抱來表示親切,所以一行禪師還是有道理的。
至於我在我們的僧團,因為都是中國人,倒沒有這個必要,否則會讓持戒者批評我們。
菩薩戒
菩薩戒是屬於心法,《大乘唯識論》便指出,受戒時,有發動思之心所,此心所之種子相續,而有防非止惡的功能,為依於受戒時之表色作用而起之功能,故附於色之名,實為心法。心法直至成佛為止,都是存在的,它可以此生受了下一生再來受,或是這一生受了,覺得心已經不再堅固精進,可以增上受戒,使得心能夠再次熏習。
菩薩戒有十善戒及三聚淨戒的二種戒品。《大智度論》以十善戒為總相戒,其餘一切戒為別相戒。而三聚淨戒又分在家及出家兩種,是隨持聲聞戒而發大菩提心,那就是:攝律儀戒──大小乘一切律儀;攝善法戒──大小乘一切法門,如三十七道品、四攝、六度;攝眾生戒──以佛法饒益一切有情。三聚淨戒能對治惡業,清淨身心。
聲聞戒是以出離心為主,斷除欲望而出三界,菩薩戒則是以出離心為基礎,以菩提心為根本。在家與出家的出離心是不一樣的,在家的出離心,指的是雖然有眷屬、有財產、有事業,但是在擁有的當下要觀空;觀空就是知道一切均為因緣所生,並非是究竟的、永恆的、不變的,用這些暫時所擁有的資源來利益眾生,不佔為己有。因此,在家居士的出離心跟菩提心是相應心,沒有出離心,菩提心發不起來。
菩薩戒是以利益他人來做為利益自己的方法。我們每個人都是很自私的,所謂「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如果你能從照顧自己的家屬開始,擴及環境裡所有的人,用一切的資源來利益他們,就一定能受到他們的歡迎、擁護、回饋,如此才是真正的自利利他,而且是一本萬利。
六波羅密繩嚴法師講記_布施波羅蜜
布施波羅蜜
「布施」是什麼?在《阿含經》裡有六度這個名稱,也有六度修行的項目,但是到了大乘經典《般若經》及《大智度論》時,講得更為詳細。
經典中談布施
以下介紹幾部經典有關布施的記載。(一)《大品般若經》序品第一云:「菩薩摩訶薩,以不住法住般若波羅蜜中,以無所捨法,應具足檀那波羅蜜(d?nap?ramit?),施者受者及財物不可得故。」(二)《大智度論》卷十四云:「財施、法施、無畏施,以三施對治慳貪,除卻貧窮。」(三)《大智度論》卷三十三云:「淨施──不為世間名利福報,但為出世善根及涅槃之因。不淨施──以妄心求福報、行布施。」(四)《菩薩善戒經》卷一云:「筆施、墨施──用助人寫經。經施──刊造經版。說法施──說法度眾。」(五)《賢愚經諸經集》卷四云:「施遠來者;施遠去者;施病瘦者;施飢餓者;施知法人。」(六)《俱舍論》卷十八云:「施客人,羈旅他鄉;施旅行人;施病人;施看病者;施園林;施常食;隨時施、隨其所應而施衣食。」(七)《俱舍論》卷十八又云:「有漏世間法:隨至施──隨近己至,方能施與;怖畏施──遇到救災厄,欲其靜息而行布施;報恩施──昔得彼施,再還施彼;求報施──先施與人,再求返報;習先施──習於家族先人的家法而行惠施;希天施──希求生於彼天而行施;要名施──希美名而行布施。無漏世出世法:為莊嚴心施──為資助禪定瑜伽,為得涅槃上義而行布施。」
有相布施、無相布施
開始修行,不論是自利或是利他,布施是最容易的,也最能讓自己或他人立竿見影,感到歡喜。布施又分有相布施及無相布施,有相布施是有原因、有目的,可能為了還債、投資等種種理由,是以求自我利益而布施。譬如說,我虧欠了某人,但是他不要我還或是報答,我只有拿一些錢或東西,送到教堂、寺院、慈善機構,這樣的布施,是因為覺得欠了人家的情,想辦法為他做一件好事,了去自己心中的牽掛。
曾經有一位演員,因為他的太太對他很好,問她需要什麼東西來感謝回報她時,他太太卻說﹕「送我最好的東西,就是參加聖嚴師父的禪七。」這位演員真的來了。禪七結束後,我問他為什麼來禪七,他說:「還債的!」竟然也有這樣的布施,但是這種布施也很好啊。
有相布施,第一種是希望得到社會大眾給他一個好的名聲;第二種是現在布施,希望在年紀大一點時,人家來回報他、感謝他;第三種是因為宗教信仰的緣故,希望在這一生布施之後,有財產存在天國裡,等著去享受。
有相布施好不好呢?其實也不錯,總比有些不布施的人,專門拿人家的東西變成自己的東西要好多了。
無相布施的意思,只是為了布施而布施,布施之後,還要做「三輪體空」的觀想﹕「沒有東西可布施,沒有接受布施的人,沒有做布施功德的自我。」布施與無相、無為相應,即為解脫道,布施與菩提心相應,即為菩薩道。布施行在自利來說,可增上自我的福德智慧;在利他來說,則是增上眾生的福德智慧。因此,現代的人應當多行布施。
三種布施
布施有三個項目:財施用物質和金錢的布施。又可分為四種:金錢、物質、時間、知識。甚至還有身體的布施,例如把自己的皮膚移植給受傷的人,捐器官、捐血液給需要的患者。法施是用佛法來布施。「法」就是緣起法及因果法,這是佛法的根本。所謂「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知道緣起,懂得緣起,一個影響一個,這叫因緣法。種何因得何果,生死法是有漏因果,解脫法是無漏因果。無畏施使恐懼害怕的人,不再害怕。譬如說有人怕窮、怕死、怕犯罪、怕世界末日、怕地球毀滅。事實上,佛經裡告訴我們,除了這個地球,還有無量的他方世界。因此,我常告訴別人,遇到困難時,要「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真的沒有辦法時就不管它,也沒有什麼好怕的了。
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中說,布施是可以對治慳貪,除卻貧窮。當我們有布施心時,自然就會去努力耕耘、去生產、去成就。譬如大家沒有水喝,你發心發願去挖井,或到山裡找泉水、找河流,結果給人家越多,自己得到的也越多。
「布施」是什麼?在《阿含經》裡有六度這個名稱,也有六度修行的項目,但是到了大乘經典《般若經》及《大智度論》時,講得更為詳細。
經典中談布施
以下介紹幾部經典有關布施的記載。(一)《大品般若經》序品第一云:「菩薩摩訶薩,以不住法住般若波羅蜜中,以無所捨法,應具足檀那波羅蜜(d?nap?ramit?),施者受者及財物不可得故。」(二)《大智度論》卷十四云:「財施、法施、無畏施,以三施對治慳貪,除卻貧窮。」(三)《大智度論》卷三十三云:「淨施──不為世間名利福報,但為出世善根及涅槃之因。不淨施──以妄心求福報、行布施。」(四)《菩薩善戒經》卷一云:「筆施、墨施──用助人寫經。經施──刊造經版。說法施──說法度眾。」(五)《賢愚經諸經集》卷四云:「施遠來者;施遠去者;施病瘦者;施飢餓者;施知法人。」(六)《俱舍論》卷十八云:「施客人,羈旅他鄉;施旅行人;施病人;施看病者;施園林;施常食;隨時施、隨其所應而施衣食。」(七)《俱舍論》卷十八又云:「有漏世間法:隨至施──隨近己至,方能施與;怖畏施──遇到救災厄,欲其靜息而行布施;報恩施──昔得彼施,再還施彼;求報施──先施與人,再求返報;習先施──習於家族先人的家法而行惠施;希天施──希求生於彼天而行施;要名施──希美名而行布施。無漏世出世法:為莊嚴心施──為資助禪定瑜伽,為得涅槃上義而行布施。」
有相布施、無相布施
開始修行,不論是自利或是利他,布施是最容易的,也最能讓自己或他人立竿見影,感到歡喜。布施又分有相布施及無相布施,有相布施是有原因、有目的,可能為了還債、投資等種種理由,是以求自我利益而布施。譬如說,我虧欠了某人,但是他不要我還或是報答,我只有拿一些錢或東西,送到教堂、寺院、慈善機構,這樣的布施,是因為覺得欠了人家的情,想辦法為他做一件好事,了去自己心中的牽掛。
曾經有一位演員,因為他的太太對他很好,問她需要什麼東西來感謝回報她時,他太太卻說﹕「送我最好的東西,就是參加聖嚴師父的禪七。」這位演員真的來了。禪七結束後,我問他為什麼來禪七,他說:「還債的!」竟然也有這樣的布施,但是這種布施也很好啊。
有相布施,第一種是希望得到社會大眾給他一個好的名聲;第二種是現在布施,希望在年紀大一點時,人家來回報他、感謝他;第三種是因為宗教信仰的緣故,希望在這一生布施之後,有財產存在天國裡,等著去享受。
有相布施好不好呢?其實也不錯,總比有些不布施的人,專門拿人家的東西變成自己的東西要好多了。
無相布施的意思,只是為了布施而布施,布施之後,還要做「三輪體空」的觀想﹕「沒有東西可布施,沒有接受布施的人,沒有做布施功德的自我。」布施與無相、無為相應,即為解脫道,布施與菩提心相應,即為菩薩道。布施行在自利來說,可增上自我的福德智慧;在利他來說,則是增上眾生的福德智慧。因此,現代的人應當多行布施。
三種布施
布施有三個項目:財施用物質和金錢的布施。又可分為四種:金錢、物質、時間、知識。甚至還有身體的布施,例如把自己的皮膚移植給受傷的人,捐器官、捐血液給需要的患者。法施是用佛法來布施。「法」就是緣起法及因果法,這是佛法的根本。所謂「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知道緣起,懂得緣起,一個影響一個,這叫因緣法。種何因得何果,生死法是有漏因果,解脫法是無漏因果。無畏施使恐懼害怕的人,不再害怕。譬如說有人怕窮、怕死、怕犯罪、怕世界末日、怕地球毀滅。事實上,佛經裡告訴我們,除了這個地球,還有無量的他方世界。因此,我常告訴別人,遇到困難時,要「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真的沒有辦法時就不管它,也沒有什麼好怕的了。
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中說,布施是可以對治慳貪,除卻貧窮。當我們有布施心時,自然就會去努力耕耘、去生產、去成就。譬如大家沒有水喝,你發心發願去挖井,或到山裡找泉水、找河流,結果給人家越多,自己得到的也越多。
六波羅密聖嚴法師講記_什麼叫做波羅蜜?
什麼叫做波羅蜜?
佛法是從理論的方向來認識,以及從實踐的方法來體驗。分成基礎的佛法和發展的佛法。
在釋迦牟尼佛的時代,並沒有小乘和大乘的佛法之分。而是在佛涅槃一百多年之後,才有小乘部派的佛教,又經過三、四百年,有了大乘佛教的出現。然而,大乘佛教看部派佛教,甚至於原始佛教,都認為是小乘佛教,這是很不公平的。
以大乘佛法的立場來說,修四聖諦、三十七道品是小乘;修四攝法及六波羅蜜的,才是大乘的佛法。其實,在原始聖典《阿含經》中,可以看到四聖諦、三十七道品,同樣也有六度。因此,六波羅蜜的名詞並非大乘佛教專用,而是在基礎的聖典裡就有。
因此,雖然是有大乘及小乘的說法,可是大乘佛法與小乘佛法的法門,並沒有分別,問題在於是否發了無上菩提心。如果只是準備在這一生或少數的幾生之中,完成解脫道而進入涅槃,這是小乘思想。發了無上菩提心的人,即使進入涅槃,也是不來不去的;既不貪戀生死,也不厭離生死。像文殊、普賢、觀音、地藏等諸大菩薩,都是沒有準備成佛,而是永遠做菩薩,永遠度眾生;這跟僅僅發願在修行之後,得解脫,入涅槃,是不一樣的。
但是,也有兩種人並不想離開這個世間。一種人是認為世間太可愛、太有趣了,有男有女,吃喝玩樂什麼都有,好享受、好快樂,捨不得離開,事實上,捨不得是辦不到的。另一種是發了無上菩提心的人,他看到這世間上的人,不清楚什麼是苦?什麼是煩惱?還在彼此互相傷害,於是他要幫助所有眾生,將他們從醉生夢死的煩惱之中喚醒,甚至在最後一個眾生未醒之前,也不成佛。
事實上,除了六度之外,只要是無為無漏、有為無漏的佛法,都叫做波羅蜜;所謂無漏,就是無我的、無私的。而三十七道品、四聖諦,就是讓我們從煩惱的娑婆世界,度脫至永無痛苦的涅槃,自然這也是波羅蜜。但是,站在大乘菩薩道的立場來看,只度自己是不夠的,必須要度一切的眾生,這才真正叫做波羅蜜。
除了少數人,幾乎我們每個人都是自私的,只會考慮先度自己。有一次我講到六波羅蜜,一位居士聽到我說要發無上菩提心,就對我說:「師父!我已經是自顧不暇,連自己都幫不了,還叫我發願心去幫助人,請您還是給我一個方法,讓我先得到解脫就好了!」我相信一定有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想法吧?
依佛法的觀點來看,如果只是用自利的方式來利益自己,得到的利益不僅很小,而且是不可靠的,但是用利他的方式來利益自己時,得到的利益才是最大最可靠的。
諸位都有家庭,如果你在家裡是一位非常自私的人,佔盡了所有的好處,那麼,你與家人的關係就可想而知了。相反的,如果你能處處考慮到、照顧到家人的福利,使他們的生活快樂及幸福,此時,你在家裡也一定是受到歡迎、受到照顧的。
佛法主張,以度人來度自己才是最可靠的方法。因此,基本上六度就是在度自己,可是著手的方法和著眼點都是在度他人。六度是什麼?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以此六種修行的方法,來破除二種我執而斷二種生死之此岸,度越至二種涅槃的彼岸。
「我」有兩種。第一種是對於我們身體的執著,這個生命的我是五蘊構成的,就是一般人所講的物質和精神,而生命就是我們起煩惱的根源,斷除了我執,智慧才能出現,這叫「我空」,也叫「人無我」。第二種是不再害怕生死的現象,生與死,不論是可愛或可怕的,都要超越它,能出生死而不厭離生死,這叫「法空」,也叫「法無我」。
「生死」也有兩種。第一種是分段生死,是一生一生的投胎出生,然後死亡,一段一段的生與死,這是普通的凡夫。第二種是已經到了初地以上的菩薩,菩薩有十波羅蜜,從初地至十地為止,由於他的功德每一地都在變,法身慧命不斷在成長中,這叫變易生死,一直到成佛,變易生死也就結束了。
佛法是從理論的方向來認識,以及從實踐的方法來體驗。分成基礎的佛法和發展的佛法。
在釋迦牟尼佛的時代,並沒有小乘和大乘的佛法之分。而是在佛涅槃一百多年之後,才有小乘部派的佛教,又經過三、四百年,有了大乘佛教的出現。然而,大乘佛教看部派佛教,甚至於原始佛教,都認為是小乘佛教,這是很不公平的。
以大乘佛法的立場來說,修四聖諦、三十七道品是小乘;修四攝法及六波羅蜜的,才是大乘的佛法。其實,在原始聖典《阿含經》中,可以看到四聖諦、三十七道品,同樣也有六度。因此,六波羅蜜的名詞並非大乘佛教專用,而是在基礎的聖典裡就有。
因此,雖然是有大乘及小乘的說法,可是大乘佛法與小乘佛法的法門,並沒有分別,問題在於是否發了無上菩提心。如果只是準備在這一生或少數的幾生之中,完成解脫道而進入涅槃,這是小乘思想。發了無上菩提心的人,即使進入涅槃,也是不來不去的;既不貪戀生死,也不厭離生死。像文殊、普賢、觀音、地藏等諸大菩薩,都是沒有準備成佛,而是永遠做菩薩,永遠度眾生;這跟僅僅發願在修行之後,得解脫,入涅槃,是不一樣的。
但是,也有兩種人並不想離開這個世間。一種人是認為世間太可愛、太有趣了,有男有女,吃喝玩樂什麼都有,好享受、好快樂,捨不得離開,事實上,捨不得是辦不到的。另一種是發了無上菩提心的人,他看到這世間上的人,不清楚什麼是苦?什麼是煩惱?還在彼此互相傷害,於是他要幫助所有眾生,將他們從醉生夢死的煩惱之中喚醒,甚至在最後一個眾生未醒之前,也不成佛。
事實上,除了六度之外,只要是無為無漏、有為無漏的佛法,都叫做波羅蜜;所謂無漏,就是無我的、無私的。而三十七道品、四聖諦,就是讓我們從煩惱的娑婆世界,度脫至永無痛苦的涅槃,自然這也是波羅蜜。但是,站在大乘菩薩道的立場來看,只度自己是不夠的,必須要度一切的眾生,這才真正叫做波羅蜜。
除了少數人,幾乎我們每個人都是自私的,只會考慮先度自己。有一次我講到六波羅蜜,一位居士聽到我說要發無上菩提心,就對我說:「師父!我已經是自顧不暇,連自己都幫不了,還叫我發願心去幫助人,請您還是給我一個方法,讓我先得到解脫就好了!」我相信一定有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想法吧?
依佛法的觀點來看,如果只是用自利的方式來利益自己,得到的利益不僅很小,而且是不可靠的,但是用利他的方式來利益自己時,得到的利益才是最大最可靠的。
諸位都有家庭,如果你在家裡是一位非常自私的人,佔盡了所有的好處,那麼,你與家人的關係就可想而知了。相反的,如果你能處處考慮到、照顧到家人的福利,使他們的生活快樂及幸福,此時,你在家裡也一定是受到歡迎、受到照顧的。
佛法主張,以度人來度自己才是最可靠的方法。因此,基本上六度就是在度自己,可是著手的方法和著眼點都是在度他人。六度是什麼?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以此六種修行的方法,來破除二種我執而斷二種生死之此岸,度越至二種涅槃的彼岸。
「我」有兩種。第一種是對於我們身體的執著,這個生命的我是五蘊構成的,就是一般人所講的物質和精神,而生命就是我們起煩惱的根源,斷除了我執,智慧才能出現,這叫「我空」,也叫「人無我」。第二種是不再害怕生死的現象,生與死,不論是可愛或可怕的,都要超越它,能出生死而不厭離生死,這叫「法空」,也叫「法無我」。
「生死」也有兩種。第一種是分段生死,是一生一生的投胎出生,然後死亡,一段一段的生與死,這是普通的凡夫。第二種是已經到了初地以上的菩薩,菩薩有十波羅蜜,從初地至十地為止,由於他的功德每一地都在變,法身慧命不斷在成長中,這叫變易生死,一直到成佛,變易生死也就結束了。
2010-10-19
六波羅密_3
六波羅密的意義_慈濟
問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的意義?
上人的回答:
布施就是要去付出,不只是金錢付出,付出勞力和時間也都是布施。布施還要持戒,慈濟有制度,只要守住制度,發揮愛心,這就是持戒。
再來是忍辱,人世間人與人之間,再怎麼富有的人家都會有懊惱,也會有心靈的掙扎。這時就要有忍辱力,「忍」不是光忍著不說出來,那會更痛苦。光是忍不行, 還要吞下去,不只是吞下去,還要消化掉。
只是明白道理卻不去做,這樣不行,真的要身體力行,這就是精進。身體力行道理,心中自然會有心得,這就是智慧。做有所得後,心就會很穩定,也就是禪定。
要行這六度波羅蜜,最好的方法就是「分秒不空過,步步要踏實,善念不間斷,日日做好事,妙法時時用,法喜多分享」。
醫師和護士都有救人的妙法,只要救人的妙法時時用,心裡自然會有歡喜,也就是法喜,這種法喜要多多和人分享。我們如果妙法時時用,法喜多分享,人心應該很快就會淨化,社會就會平安。
問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的意義?
上人的回答:
布施就是要去付出,不只是金錢付出,付出勞力和時間也都是布施。布施還要持戒,慈濟有制度,只要守住制度,發揮愛心,這就是持戒。
再來是忍辱,人世間人與人之間,再怎麼富有的人家都會有懊惱,也會有心靈的掙扎。這時就要有忍辱力,「忍」不是光忍著不說出來,那會更痛苦。光是忍不行, 還要吞下去,不只是吞下去,還要消化掉。
只是明白道理卻不去做,這樣不行,真的要身體力行,這就是精進。身體力行道理,心中自然會有心得,這就是智慧。做有所得後,心就會很穩定,也就是禪定。
要行這六度波羅蜜,最好的方法就是「分秒不空過,步步要踏實,善念不間斷,日日做好事,妙法時時用,法喜多分享」。
醫師和護士都有救人的妙法,只要救人的妙法時時用,心裡自然會有歡喜,也就是法喜,這種法喜要多多和人分享。我們如果妙法時時用,法喜多分享,人心應該很快就會淨化,社會就會平安。
六波羅密_2
六度波羅密的解釋
戒、定、慧三學,是佛門修持者必須的途徑,而大乘復於戒、定、慧,外加布施、忍辱、精進、合稱六度,亦稱六波羅密
波羅密是梵語,意義為到彼岸。過渡的人須搭乘舟筏橫越中流以抵彼岸,學佛的人,在生死輪迴的此岸,度過煩惱的中流,到達涅槃寂靜的彼岸。六波羅密就是舟筏,行六波羅密,就可度過生死輪迴的苦海,到達涅槃即解脫的彼岸。六波羅密的內容如下:
六度包括:檀那波羅密,譯為布施,可度慳貪;尸羅波羅密,譯為持戒,可度毀犯;孱提波羅密,譯為忍辱,可度瞋恚;毗梨耶波羅密,譯為精進,可度懈怠;禪那波羅密,譯為禪定,可度散亂;般若波羅密,譯為智慧,可度愚癡。
(一)布施度:布施就是施捨,施捨是多方面的,並不專指金錢財物而言。釋迦牟尼佛在往昔因中修行時,曾經捨身飼虎,割肉餵鷹,這就是高度布施的一種。以頭目腦髓,肢節手足作布施的,稱為內施,而以國城妻子,田園財物作布施的,稱曰外施。
布施共分為財施、法施、無畏施三種。以己資財隨方施與的,叫做財施(包括上述內財、外財);以佛法教化眾生,使其因而得度者,叫做法施;救護眾生苦難,予以精神慰籍,使其遠離恐怖者,叫做無畏施。
布施不難,難於達到三輪體空的境界。三輪體空者,無布施的我,無受施的人,也無所施的物。正是金剛經上所稱的「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也就是本文前節所述:「行慈悲而不執有我,知無我而不斷慈悲。」祈求慈悲發揚光大,不持沒有望報之心,也絕無能施之念,這是布施的最高境界。
(二)持戒度:持戒,梵語尸羅,有止惡修善的意義。行大乘菩薩道,不但是消極的戒惡,更應積極的為善,以淨化身、口、意諸業,因持戒使真如佛性逐漸顯露,而不為妄想執著所纏縛。
持戒有在家與出家之分,在家者受持三皈、五戒,出家沙彌受持十戒,比丘受持二百五十戒,比丘尼受持三百四十八戒。惟菩薩受持十重四十八輕戒,不分在家出家。以其身份的不同,所持戒相亦有異。但在家菩薩亦有受持六重二十八輕戒的。
(三)忍辱度,忍辱可以度瞋恚。忍是能忍的心,辱是所忍的境。凡情最難忍受的,莫如侮辱,辱若可忍,則其他諸忍亦輕易做到。
忍辱,不但是忍別人給予的辱,同時更要忍自己所遭遇的境。要於窮困病苦之逆境中,忍令頹喪卑鄙之念不生;於富貴順逆之順境中,忍令驕矜沉迷之念不生;於不順不逆,萬法生滅之常境中,忍令遷隨移易之心不生。
忍辱不但是忍心理上的侮辱戕害違逆諸境,且要忍生理上的饑渴寒熱創痛諸苦。忍辱是與內心的煩惱賊作戰,煩惱時時在人心頭伺機蠢動,若一念不忍,煩惱即在心上佔據一方位置了。
(四)精進度:精進可以度懈怠。純一無雜曰精,勇猛直前曰進。精進者,即未生之善心令速生,已生之善心令增長;未生之惡念令不生,已生之惡念令速斷。修菩薩乘,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當以純一直進之心,斷妄念,去執著,顯出真如妙心,自度度人,無有退墮。
(五)禪定度:梵語禪那,義為靜慮,在於度散亂。禪定可分為事、理兩種,事定者,依心攝境。理定者,如大乘起信論所說:「住於靜處,端坐正意,不依氣息,不依形色,不依於空,不依地水火風,乃至不依見聞覺知,一切諸想,隨念皆除,亦遣除想,以一切法,本來無相,念念不生,念念不滅,亦不得隨心外念境界,後以心除心,心若馳散,即當攝來,住於正念。」略言之,禪定是在於心力集中,而後產生智慧的一種定力。修禪定,須自守護六根下功夫,儒家有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惡聲之語,老子謂五色令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亦此之意。
(六)智慧度:智慧所以度愚癡,是由禪定所證得的,即所謂「由戒生定,由定生慧。」但這種智慧,並不是世人博學多聞的有漏智,而是圓融無礙的正智。這種智慧能照破一切客塵煩惱,顯露真如本性。
因此,修六度即在於斷煩惱,得智慧。智慧即般若,亦即佛性,若能證得智慧,就見到我們本來面目了。
修六度,必須相輔相行,不可缺一。因為...
慧而不定,未能受用;
定而不慧,未免沉迷;
定慧雙修,而不持戒,便礙於積習;
三學具足而不布施,便不能攝化眾生;
布施而不修三學,只種下人天福報;
持戒而不能忍辱,難調瞋恚之氣;
有精進而無自度度人,則徒勞無功;
有諸度而無精進,則始勤終懈。
所以一定要六度兼修,才能圓滿大乘菩薩的二利之行。
戒、定、慧三學,是佛門修持者必須的途徑,而大乘復於戒、定、慧,外加布施、忍辱、精進、合稱六度,亦稱六波羅密
波羅密是梵語,意義為到彼岸。過渡的人須搭乘舟筏橫越中流以抵彼岸,學佛的人,在生死輪迴的此岸,度過煩惱的中流,到達涅槃寂靜的彼岸。六波羅密就是舟筏,行六波羅密,就可度過生死輪迴的苦海,到達涅槃即解脫的彼岸。六波羅密的內容如下:
六度包括:檀那波羅密,譯為布施,可度慳貪;尸羅波羅密,譯為持戒,可度毀犯;孱提波羅密,譯為忍辱,可度瞋恚;毗梨耶波羅密,譯為精進,可度懈怠;禪那波羅密,譯為禪定,可度散亂;般若波羅密,譯為智慧,可度愚癡。
(一)布施度:布施就是施捨,施捨是多方面的,並不專指金錢財物而言。釋迦牟尼佛在往昔因中修行時,曾經捨身飼虎,割肉餵鷹,這就是高度布施的一種。以頭目腦髓,肢節手足作布施的,稱為內施,而以國城妻子,田園財物作布施的,稱曰外施。
布施共分為財施、法施、無畏施三種。以己資財隨方施與的,叫做財施(包括上述內財、外財);以佛法教化眾生,使其因而得度者,叫做法施;救護眾生苦難,予以精神慰籍,使其遠離恐怖者,叫做無畏施。
布施不難,難於達到三輪體空的境界。三輪體空者,無布施的我,無受施的人,也無所施的物。正是金剛經上所稱的「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也就是本文前節所述:「行慈悲而不執有我,知無我而不斷慈悲。」祈求慈悲發揚光大,不持沒有望報之心,也絕無能施之念,這是布施的最高境界。
(二)持戒度:持戒,梵語尸羅,有止惡修善的意義。行大乘菩薩道,不但是消極的戒惡,更應積極的為善,以淨化身、口、意諸業,因持戒使真如佛性逐漸顯露,而不為妄想執著所纏縛。
持戒有在家與出家之分,在家者受持三皈、五戒,出家沙彌受持十戒,比丘受持二百五十戒,比丘尼受持三百四十八戒。惟菩薩受持十重四十八輕戒,不分在家出家。以其身份的不同,所持戒相亦有異。但在家菩薩亦有受持六重二十八輕戒的。
(三)忍辱度,忍辱可以度瞋恚。忍是能忍的心,辱是所忍的境。凡情最難忍受的,莫如侮辱,辱若可忍,則其他諸忍亦輕易做到。
忍辱,不但是忍別人給予的辱,同時更要忍自己所遭遇的境。要於窮困病苦之逆境中,忍令頹喪卑鄙之念不生;於富貴順逆之順境中,忍令驕矜沉迷之念不生;於不順不逆,萬法生滅之常境中,忍令遷隨移易之心不生。
忍辱不但是忍心理上的侮辱戕害違逆諸境,且要忍生理上的饑渴寒熱創痛諸苦。忍辱是與內心的煩惱賊作戰,煩惱時時在人心頭伺機蠢動,若一念不忍,煩惱即在心上佔據一方位置了。
(四)精進度:精進可以度懈怠。純一無雜曰精,勇猛直前曰進。精進者,即未生之善心令速生,已生之善心令增長;未生之惡念令不生,已生之惡念令速斷。修菩薩乘,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當以純一直進之心,斷妄念,去執著,顯出真如妙心,自度度人,無有退墮。
(五)禪定度:梵語禪那,義為靜慮,在於度散亂。禪定可分為事、理兩種,事定者,依心攝境。理定者,如大乘起信論所說:「住於靜處,端坐正意,不依氣息,不依形色,不依於空,不依地水火風,乃至不依見聞覺知,一切諸想,隨念皆除,亦遣除想,以一切法,本來無相,念念不生,念念不滅,亦不得隨心外念境界,後以心除心,心若馳散,即當攝來,住於正念。」略言之,禪定是在於心力集中,而後產生智慧的一種定力。修禪定,須自守護六根下功夫,儒家有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惡聲之語,老子謂五色令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亦此之意。
(六)智慧度:智慧所以度愚癡,是由禪定所證得的,即所謂「由戒生定,由定生慧。」但這種智慧,並不是世人博學多聞的有漏智,而是圓融無礙的正智。這種智慧能照破一切客塵煩惱,顯露真如本性。
因此,修六度即在於斷煩惱,得智慧。智慧即般若,亦即佛性,若能證得智慧,就見到我們本來面目了。
修六度,必須相輔相行,不可缺一。因為...
慧而不定,未能受用;
定而不慧,未免沉迷;
定慧雙修,而不持戒,便礙於積習;
三學具足而不布施,便不能攝化眾生;
布施而不修三學,只種下人天福報;
持戒而不能忍辱,難調瞋恚之氣;
有精進而無自度度人,則徒勞無功;
有諸度而無精進,則始勤終懈。
所以一定要六度兼修,才能圓滿大乘菩薩的二利之行。
六波羅蜜_1
六度波羅蜜
在大乘佛教中,六度萬行是修練成佛的重要途徑。其中,“六度”又稱“六波羅蜜”,指六種修成功德的要點。而“萬行”則是對六度的實踐。 “六度”即六種功德,如能貫徹地完成,便能成佛。每種功德均能去除一種特定的業障。
佈施:指把自身所擁有或所知道的施予他人。除了財物的佈施 (財佈施) 外,還包括佛法的傳揚 (法佈施) 和信心的給予 (無畏佈施) 。佈施能除去貪慳。
持戒:恪守戒律 (如五戒,十戒) 等。另外捨己為人的精神也算是持戒。持戒能除去惡業。
忍辱:不把任何對自己或教義的侮辱或攻擊放在心上、坦然面對苦難,以及培養耐性。忍辱能除去瞋恚。
精進:簡而言之,就是勤勞地修行。精進能除去懈怠。
禪定:心無雜念,不為俗物迷惑顛倒。禪定能除去散亂。
般若:增進對佛法的瞭解、增長智慧。般若能除去愚癡。
在行六度時,不能另有目的 (例如佈施不能以追求地位、福報、名譽為目的),作成的功德方能稱為波羅蜜.
小真的六度波羅密影片可以看看http://www.im.tv/vlog/personal/1171746/6482867
在大乘佛教中,六度萬行是修練成佛的重要途徑。其中,“六度”又稱“六波羅蜜”,指六種修成功德的要點。而“萬行”則是對六度的實踐。 “六度”即六種功德,如能貫徹地完成,便能成佛。每種功德均能去除一種特定的業障。
佈施:指把自身所擁有或所知道的施予他人。除了財物的佈施 (財佈施) 外,還包括佛法的傳揚 (法佈施) 和信心的給予 (無畏佈施) 。佈施能除去貪慳。
持戒:恪守戒律 (如五戒,十戒) 等。另外捨己為人的精神也算是持戒。持戒能除去惡業。
忍辱:不把任何對自己或教義的侮辱或攻擊放在心上、坦然面對苦難,以及培養耐性。忍辱能除去瞋恚。
精進:簡而言之,就是勤勞地修行。精進能除去懈怠。
禪定:心無雜念,不為俗物迷惑顛倒。禪定能除去散亂。
般若:增進對佛法的瞭解、增長智慧。般若能除去愚癡。
在行六度時,不能另有目的 (例如佈施不能以追求地位、福報、名譽為目的),作成的功德方能稱為波羅蜜.
小真的六度波羅密影片可以看看http://www.im.tv/vlog/personal/1171746/6482867
2010-10-15
我們的會議_991014
一大早就收到涓伊於昨天晚上喔~~不對! 應該說是今天凌晨00:04所發的簡訊,後學讀了這則簡訊感動許久,簡訊內容:『各位親愛的青年伙伴們~今天的會議有大家的參與讓會議熱鬧起來~藉由會議讓我們彼此更加熟悉更加融洽~感謝天恩師德~讓大家相識相聚! 希望我們一起加油~大家一起攜手並進;一步一步邁向我們的目標與挑戰~共同寫下屬於我們的故事喔!加油~晚安B-』,雖是簡短的數語卻道盡對各位青年幹部伙伴的稱讚與期許,多真心的關懷啊!後學真的感受到妳對青年班的貼心與用心,青年班有妳與大家這樣誠摯的付出,定能寫出一頁頁精采的『記憶』,我們也將會在這記憶中留下許許多多屬於彼此的軌跡,讓我們共同許和平青年一個『傳承永續』。
昨晚的會議有嚴肅有輕鬆也有不足,不足的是後學讓兩位德長、周講師及先到的青年伙伴們足足等了25分鐘,這點我感到抱歉也需要確實改進,因為準時不只是一種『美德』,也是做人的基本態度。後學曾經受公司上級主管指導過說:『與人約定,寧願我等人,不要讓別人等我。』後學一直奉行這樣的觀念及態度,在此提出跟青年伙伴分享,讓我們一起放棄『遲到』堅持『準時』,若能提早到那就更好了,一起加油!!!
參與會議的還有剛退伍的老兵-創輝及剛入伍的新兵-嘉宏,青年伙伴一共14位再加上兩位德長及周講師,多龐大的幹部陣容,若大家都能真心付出、願意的承擔、有捨我其誰的胸懷,相信我們一定能做的出來。會議中姿卉問後學,為堂主、青年伙伴的家長們舉辦一個營隊意義何在?我回答說讓各位青年伙伴有事情做,因為在這近兩年來和平區青年伙伴曾經經歷了佛山大道行、May麗五月天母親節感恩活動、青年班前賢回娘家活動、中秋節感恩晚會詩歌朗誦、參與無數次的道場服務了愿工作,我們不懂得太多道義、禮節規矩或是班級經營的意義,但我們懂得做出『感動』做出『意義』。這些過程會使我們更凝聚,『道』是行出來的。記得區長跟後學說過『若無法讓自己發自內心的感動,你又如何其許感動別人呢?』
接下來青年班又將是忙碌的一年,我們加入了一個月兩次家訪成全,獲得兩位德長及周講師的力挺將一起陪同走訪,以及為堂主及家長舉辦的營隊,王德長說這個營隊如何辦出讓堂主及家長『感動』與『回味』?對青年班而言是個困難的挑戰,但道務系統一定全力支持。還有周講師建議今年青年班的結班就一起參與天倫中心結班再加上一年來的回顧;還有姿卉主導明年度青年班的課程規劃將以六度波羅密為主題、加上課間的團康帶動,將規劃12堂課,並獲得涓伊、乃鋆、 創輝、 嘉宏願意自動參與協助,相信對課程規劃與經驗傳程將深具意義,大家一起加油吧! 哈! 就讓我當各位的司機吧! 對了也將跟區長討論幹訓舉辦的方式,希望能更進一步的凝聚大家的向心力。
有人就有力,和平區這群青少年幹部願意一肩扛起,互相扶持,一起努力,一個找出一個,從『做』與『行』去體悟出『道』的意義,你將會忙碌的很快樂,人生也會充滿了法喜,更讓和平區『傳承永續』有了實際可行的標的。
昨晚的會議有嚴肅有輕鬆也有不足,不足的是後學讓兩位德長、周講師及先到的青年伙伴們足足等了25分鐘,這點我感到抱歉也需要確實改進,因為準時不只是一種『美德』,也是做人的基本態度。後學曾經受公司上級主管指導過說:『與人約定,寧願我等人,不要讓別人等我。』後學一直奉行這樣的觀念及態度,在此提出跟青年伙伴分享,讓我們一起放棄『遲到』堅持『準時』,若能提早到那就更好了,一起加油!!!
參與會議的還有剛退伍的老兵-創輝及剛入伍的新兵-嘉宏,青年伙伴一共14位再加上兩位德長及周講師,多龐大的幹部陣容,若大家都能真心付出、願意的承擔、有捨我其誰的胸懷,相信我們一定能做的出來。會議中姿卉問後學,為堂主、青年伙伴的家長們舉辦一個營隊意義何在?我回答說讓各位青年伙伴有事情做,因為在這近兩年來和平區青年伙伴曾經經歷了佛山大道行、May麗五月天母親節感恩活動、青年班前賢回娘家活動、中秋節感恩晚會詩歌朗誦、參與無數次的道場服務了愿工作,我們不懂得太多道義、禮節規矩或是班級經營的意義,但我們懂得做出『感動』做出『意義』。這些過程會使我們更凝聚,『道』是行出來的。記得區長跟後學說過『若無法讓自己發自內心的感動,你又如何其許感動別人呢?』
接下來青年班又將是忙碌的一年,我們加入了一個月兩次家訪成全,獲得兩位德長及周講師的力挺將一起陪同走訪,以及為堂主及家長舉辦的營隊,王德長說這個營隊如何辦出讓堂主及家長『感動』與『回味』?對青年班而言是個困難的挑戰,但道務系統一定全力支持。還有周講師建議今年青年班的結班就一起參與天倫中心結班再加上一年來的回顧;還有姿卉主導明年度青年班的課程規劃將以六度波羅密為主題、加上課間的團康帶動,將規劃12堂課,並獲得涓伊、乃鋆、 創輝、 嘉宏願意自動參與協助,相信對課程規劃與經驗傳程將深具意義,大家一起加油吧! 哈! 就讓我當各位的司機吧! 對了也將跟區長討論幹訓舉辦的方式,希望能更進一步的凝聚大家的向心力。
有人就有力,和平區這群青少年幹部願意一肩扛起,互相扶持,一起努力,一個找出一個,從『做』與『行』去體悟出『道』的意義,你將會忙碌的很快樂,人生也會充滿了法喜,更讓和平區『傳承永續』有了實際可行的標的。